
關注小留學生海外生存狀態(tài)——無奈“被回國”
新仔走天涯
國外大學已經(jīng)陸續(xù)開學有一段時間了,面對全新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剛去的留學生特別是一些小留學生們能適應嗎?記者了解到,國外的高中教育雖然沒有國內高考的壓力,但課業(yè)其實并不輕松。課業(yè)和生活兩大壓力,使許多從小就沒離開過父母的留學生們難以適應,產(chǎn)生了許多問題。17歲的留學生蓉蓉(化名)就面臨著這樣的壓力,她向記者詳細講述了自己從意氣風發(fā)去留學到無奈“被回國”的經(jīng)歷。她的經(jīng)歷,或許對那些正打算留學的家長和孩子會有些借鑒。
我今年17歲,原本應該在國內某個高中讀高二,可前不久我卻躲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宿舍里蒙頭痛哭。當時我已經(jīng)很久沒有見到爸爸媽媽和以前的同學了,而新的老師和同學我也不想見。終于,我的狀況讓學校知道了,結果被學校勸回國休學。
意氣風發(fā):“陽光神童”赴美
從小,我就被認為是一個智力超群的女孩,不用付出太多的努力,班里的“頭把交椅”就一定是我的。我自認長得也頗過得去,由于經(jīng)常騎自行車外出郊游,皮膚曬成了健康的小麥色,被周圍人賦予了“陽光神童”的美譽。我很喜歡這個綽號。爸爸、媽媽對我寄予了厚望,我也沒感受到多大的壓力,以我平日的水準,出人頭地并非遙不可及。
我所在的城市雖然不大,但大家都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受周圍環(huán)境影響,爸爸媽媽在我初二結束時就問我,要不要也去國外完成高中學業(yè),然后順理成章地挑一所合適的大學繼續(xù)深造?我的回答當然是“好”,能去一個陌生的國度、接受更棒的教育,這是多么充滿誘惑??!
其實我早盤算好了,先去讀美國排名前100位的高中,然后再選一所常春藤名校深造,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學貫中西的精英人物。爸媽很支持我的想法,雖然我們家不算很富裕,而美國排名前100的高中大部分都是私立的,學費非常昂貴,可父母還是咬牙湊出了巨額學費。在經(jīng)過漫長而復雜的申請、面試、簽證等階段后,初三的暑假,我來到了夢中的美國。回想當時,我是多么躊躇滿志、意氣風發(f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