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
小鵬的父親因為工作太忙,很少和他交流,這是單親家庭很常出現(xiàn)的一種現(xiàn)象。在離異家庭中,男性家長因為婚姻的失敗,自信心受挫,于是要么寄情工作,希望在工作上重樹信心;要么用強硬的方式對待孩子,以尋回自己在家庭中的權(quán)威。在這種環(huán)境下成長的孩子,敏感、焦慮,缺乏安全感,在言行上會刻意地表現(xiàn)出與眾不同,喜歡和老師、同學對著干,以顯示自身的存在價值。小鵬爸爸在辦公室里那惱怒的一腳,更是一個錯誤的示范,讓小鵬學會用暴力的行為,來獲取在家庭中得不到的關(guān)注。
自我放逐型
上高一的阿剛 (化名)原來覺得自己很幸福:父母事業(yè)有成,家里的經(jīng)濟狀況不錯,而阿剛從小聰明伶俐,學習成績優(yōu)秀,一直擔任班干部。可是,一個月前,父母突然決定要離婚了,并讓阿剛自己選擇跟誰。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阿剛有一種受騙的感覺,他不愿意看到父母,覺得他們很虛偽,于是,他揚言誰都不跟,自己過。因為他的態(tài)度,父母在他的面前不再提離婚的事,但父親搬出去住了。
阿剛覺得自己成了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上課他變得無精打采、神情恍惚,各科月考成績直線下降,一切了無樂趣,在期末考前一周,阿剛不愿意去學校了。父親知道他不去上學的事情大動肝火,對他動了手,而阿剛心底卻有了一種莫名的快感。只是,他似乎再也找不到學習和生活的動力。
點評:
阿剛的情況,特別容易出現(xiàn)在家庭經(jīng)濟情況比較好、家長事業(yè)有成的孩子身上。在這樣的家庭中,家長在孩子心目中就是偶像一般地存在,孩子也從小被教育要成為像父母一樣出色的人。可是,令人羨慕的家庭卻破裂了,“偶像”頃刻崩塌。
從來沒經(jīng)歷過什么挫折的孩子,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毫無抵抗力,整個人生觀、價值觀都錯亂了。他們覺得是家長毀了自己的生活,于是開始自暴自棄,用自身的墮落來報復(fù)原本對他們寄予厚望的父母。父母越生氣,他們就越有一種得逞的快感,長此以往,離自己曾經(jīng)的理想和家長的期望越來越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