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生命能有多長?一個人的生命能有多重?中國共產(chǎn)黨員、福建省東山縣原縣委書記谷文昌或許可以給出一份沉甸甸的答案。

幾十年來,東山人民逢年過節(jié)都“先祭谷公,后拜祖宗”。習(xí)近平總書記曾多次提到過谷文昌的故事。

1915年,谷文昌出生于河南林州的南灣村。青年時期的谷文昌,在當(dāng)石匠、做長工的過程中,接觸到共產(chǎn)黨宣傳的革命道理,于1944年3月15日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隨解放軍南下的谷文昌,1950年來到福建東山,映入他眼簾的是一個滿目瘡痍、民不聊生的荒涼海島。1955年,提任東山縣委書記的谷文昌大聲疾呼:“不把人民拯救出苦難,共產(chǎn)黨來干什么!”

為了掌握第一手資料,谷文昌爬遍了東山縣400多個山頭,踏遍了30多公里的沙灘。他聽說廣東省電白縣在海邊沙地種活了木麻黃,就第一時間派人去參觀學(xué)習(xí),同時抽調(diào)230多名干部群眾在島上開辟苗圃、培育木麻黃樹苗。截至1963年底,全縣共造林73039畝,營造護田林帶223條,80%的飛沙被固定下來。

為了解決人畜用水問題,谷文昌帶領(lǐng)群眾,在東山全縣修建了22座水庫和705處永久性水利工程,東山縣從此水美田豐,不再受干旱之苦。

在東山縣任職期間,谷文昌白天和群眾一起勞動,晚上開座談會,即使在生病彌留之際,他也始終牽掛著東山的百姓。1981年1月30日,谷文昌在留下“埋骨東山”的遺愿后與世長辭。

政聲人去后,豐碑在民心。谷文昌的故事激勵我們見賢思齊,始終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為人民群眾過上美好的生活不懈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