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臺海網(wǎng)4月25日訊 據(jù)閩南日報報道 徐霞客是明代偉大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在公元1628年到1633年期間,他先后3次踏足漳州,考察地理,尋訪友人,感受漳州的風土人情。在漳期間,他拜訪了黃道周、林釬、何楷、張燮、李宓等一眾漳州名人,還在游記中留下了不少與漳州有關的記錄。392年前的今天,徐霞客第一次到訪漳州。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本報整理了他馳騖萬里的行程中,身歷步履閩南大地的歷史片段,并采訪專家學者,勾畫出這位“東方游圣”的“漳州印象”,以饗讀者。
 
 
 
 
漳州山水 霞客行
明朝萬歷十四年(1587年),一個名叫徐弘祖的男孩出生于江蘇江陰詩書世家。400多年來,因為一部60多萬字的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千古奇書”《徐霞客游記》,人們記住了這個名字。一介平民徐霞客被公認為“驢友”的祖師爺,窮其一生,用足跡丈量了大半個中國,終成千古“游圣”。
徐霞客不避風霜雨雪,不懼豺狼虎豹,三次遇盜,數(shù)次絕糧,幾次險些喪命……雖經(jīng)歷困難重重,卻從未停下前進的腳步。毛澤東曾發(fā)出感嘆:“我很想學徐霞客。”《徐霞客游記》開篇日5月19日,于2011年被國務院確定為“中國旅游日”。數(shù)百年來,徐霞客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全國乃至世界得到傳承和發(fā)揚。
他三次游歷福建漳州,其時間和路線是這樣的:
第一次,崇禎元年(1628年)仲春,“發(fā)興為閩廣游”。四月初一日,經(jīng)漳平縣,入寧洋溪,下華崶舟,首次行屐漳州。初二日,抵華崶,考察九龍江北溪。初三日,登嶺,十里至嶺巔。又舟行八十里,至西溪,過江東渡,西南陸行三十里,即漳郡。初四日,輿行二十里,入漳之北門。訪叔司理,則署印南靖,去郡三十里。遂雨中出南門,下夜船往南靖。初五日,曉始達南靖,以溯流迂曲也。溪自南平來,至南靖六十里,勢與西溪同其浩蕩,經(jīng)漳郡南門,亦至海澄入海……
第二次,崇禎三年(1630年)八月初二日入福建浦城。十七日,下舟達華崶,歷險考察北溪華安段溪南、溪北之危石險灘。十九日,抵漳州司理署。
第三次,崇禎六年(1633年),與黃道周同游平和大峰山(即靈通巖),赴黃道周家鄉(xiāng)銅山(今東山縣銅陵)。
?。ㄓ浾?蘇水梅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