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思維合并了”
“民警進村(社區(qū))班子,是一種全新嘗試,我們非常慎重,采取雙向匹配方式,按照自愿報名—單位推薦—組織審核—匹配分析—討論確定的流程,擇優(yōu)選用從警經驗豐富的基層民警進社區(qū)班子。”薌城區(qū)委組織部副部長姚麗津告訴記者,“掛職民警以‘70后’居多,都是比較成熟、老練的基層民警。依據(jù)每位民警的黨齡、黨員身份等條件,任命為村(社區(qū))副書記、委員或主任助理。”
“以前,社區(qū)民警不太擅長動員社會力量進行工作,沒有真正形成‘共管共防’的局面。”歐瑾表示,掛職之后,警務與社區(qū)工作一肩挑,身上擔子看似變重了,實際上效率更高了。“村里常有一些普法活動,可以與我們的掃黑除惡宣傳活動結合起來。另外,標準地址二維碼門牌采集工作,民警與社區(qū)工作人員一起行動,采集的內容更為翔實,還能共享數(shù)據(jù)。這是一種互相借力的工作思路,‘合并同類項’。”
面對新崗位、新身份,如何讓基層民警安心、舒心更暖心呢?薌城區(qū)公安分局副局長吳樂章告訴記者,他們制定了《加強社區(qū)警務八項措施》等保障和激勵措施,主要在警務裝備、職務晉升、評先評優(yōu)等方面給予適當?shù)恼邇A斜,讓社區(qū)民警工作有條件、在崗有待遇、成長有平臺。
陳云城說:“更重要的是,我們汲取了基層管理的營養(yǎng),譬如如何做群眾工作,基層處理突發(fā)事件的方式、村居兩委如何相互配合等。掛職后,我明顯感覺自己更懂得如何跟老百姓打交道,更容易贏得老百姓的信任。”
“基層和治安分不開。春江水暖鴨先知,社會百態(tài)問民警,民警對很多社會問題很清楚。”在薌城區(qū)公安分局副局長吳樂章看來,民警掛職提供了讓具有警務思維的人直接參與村居治理的渠道。他分析,行政思維和警務思維有本質區(qū)別。“行政思維是結果正確,是‘我要把事做好’。警務思維強調打防思維,通過織密防控‘大網’保障社會安全。兩種思維方式相結合,更能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綜合水平。”他說。
姚麗津則認為,應從充實基層綜治維穩(wěn)力量的高度理解薌城區(qū)基層民警掛職的嘗試。她也希望,未來,“民警掛職”這一有益嘗試可以得到大力推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