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1
暖心:她們成了無話不說的好姐妹
周允玉,漳州市委組織部組織員辦主任,選派到基層做征遷工作快兩年時間。
今年年初,她又轉(zhuǎn)戰(zhàn)到西湖項(xiàng)目,日夜堅守在征遷一線。提起周允玉,大家都忍不住豎起大拇指夸道,“不服輸”、“巾幗不讓須眉”、“征遷一線女漢子”……的確,初次見面,她不修邊幅,素顏、干練短發(fā)、清爽便裝、平底鞋,這就是周允玉的“態(tài)度”。
兩年來,“早上一個人出門,晚上10點(diǎn)多一個人回家。前面幾個月,凌晨一兩點(diǎn)到家,那是常事。”即便工作再難,周允玉咬咬牙,挺過來了,“(因?yàn)椋[在我面前的任務(wù),繞也繞不過啊”。
征遷難,難于上青天。臨近簽約時間節(jié)點(diǎn),上坂村仍有一戶人家沒有進(jìn)展。
每次去,戶主王寶華都不搭理周允玉,也不給好臉色。直到后來,周允玉誠懇的態(tài)度打動了對方,王寶華才慢慢開了口。
可每次說到征遷,王寶華就抹淚,周允玉感同身受跟著哭。“說真的,很同情她啊,寶華離婚了,一個人拉扯大兩個孩子,還把女兒培養(yǎng)成了大學(xué)生,真的不容易。后來她回娘家建房子,也是為了能在村里抬得起頭,拿出自己的血汗錢,再東拼西湊,才建了現(xiàn)在這套小洋房,可才住進(jìn)去半年啊,就要拆了。不說這些錢了,她還要面對村民的冷嘲熱諷。”
周允玉懂得王寶華的辛酸難處,也常常與王寶華推心置腹地聊生活,所以兩個人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姐妹。王寶華親切地改口叫她“大姐”,甚至兩個人通宵談心,一聊就是5個多小時。
周允玉清楚地記得,那次她又登門拜訪,聊到后面,寶華、寶華她媽媽、寶華女兒都在哭,周允玉也抱著寶華默默流淚。
最后,寶華擦了擦眼淚說,大姐,我的事,你來定就好了。“就因?yàn)檫@句話,我真的很感動,因?yàn)樗强丛谖业拿孀由希夂灱s的,她的心里是不甘愿的。當(dāng)然,在不違反政策的情況下,她應(yīng)得的,我肯定會為她爭取。”
當(dāng)?shù)弥獙毴A小女兒要借讀一事時,周允玉也四處打聽,幫忙聯(lián)系。“我是真心當(dāng)(她是)自己姐妹的,當(dāng)自家的事兒,所以她的事,就是我的事。”
“作為女同志,從事征遷工作是否會影響到家庭?”面對導(dǎo)報記者的提問,周允玉說,丈夫在福州上班,女兒在泉州讀書,無需牽掛。“很多時候,工作到不知道是星期幾,這兩年就這么一直循環(huán)。”
征遷工作中的“鐵娘子”,常常顧不上自己的“小家”,為此她對家人心懷愧疚。“女兒、老公每周末都回家,卻看不到我。我都沒回家給他們做一頓像樣的飯。”話音剛落,周允玉紅了眼眶。
“我整天都在外面,女兒、老公多少有點(diǎn)小抱怨,女兒常常問我什么時候才結(jié)束工作啊。跟我老公的相處時間,也屈指可數(shù),那就是每個星期天,開車送我老公去動車站的路上。”說到這里,周允玉哽咽了。
盡管如此,她還是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因?yàn)檫@些征遷戶當(dāng)她是朋友,她很感動,他們知她的辛苦、懂她的付出!
鏡頭2
用心:堅守崗位好男兒詮釋“忠孝兩全”
在薌城區(qū)謝溪頭村拆遷拆除現(xiàn)場,總有一個忙碌的身影,冒著三十幾攝氏度的高溫,頂著炎炎烈日,一扛就是一整天。
他就是蔡俊毅,30多歲的年輕小伙,薌城區(qū)動物檢疫站站長,現(xiàn)如今早已是胡子拉碴、皮膚黝黑,略顯滄桑。
不過,他對自己亂糟糟的頭發(fā)特別“自信”,他笑嘻嘻地說,“(6月30日前)我們當(dāng)中誰要是理個頭啊,大伙兒肯定會很詫異,‘你居然還有時間理發(fā)?’哈哈哈,很神奇吧,那是因?yàn)榇蠡飪赫鏀D不出時間理頭,而我這頭,算算也就一兩個月沒理了吧。”
對于這種工作狀態(tài),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我們的生物鐘跟別人不一樣,大中午一兩點(diǎn),有人跟你聊,大晚上12點(diǎn)多,還有人跟你聊。我們真就20小時‘營業(yè)’的。”
面對紛繁復(fù)雜的征遷工作,蔡俊毅常常“一天當(dāng)做兩天用”。除了常規(guī)的征遷任務(wù)外,他擔(dān)負(fù)著“公廳”簽約和整體搬遷的“特殊使命”。
“公廳”遷移,可不是那么簡單的事兒。“公廳是供奉好幾代祖先神主牌的老房子啊。在閩南地區(qū),要遷移它,對老百姓來說,就是大過天。當(dāng)時,14個公廳,好幾百個牌位,準(zhǔn)備6月28日整體遷移到臨時安置點(diǎn)。”不敢想象,“鐵人”蔡俊毅一天只能睡四五個小時,其他時候,只能靠一罐罐“紅牛”撐著。
僅剩8天時間,已到關(guān)鍵時刻,這時候,接到了父親住院的電話。“自古忠孝難兩全”,蔡俊毅曾想過請假到醫(yī)院陪護(hù)。“公廳之前都是我跟,別的同事情況沒我清楚,當(dāng)時非常關(guān)鍵,我不敢怠慢,若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點(diǎn)紕漏,可能影響整個搬遷計劃。”一想到這,最終蔡俊毅打消了請假的念頭。
每晚一忙完,蔡俊毅就匆匆趕去醫(yī)院,換他照顧父親。換吊瓶、上廁所、喂點(diǎn)心……只有不用吊瓶的時候,他才敢合上眼休息一兩個小時。
兩天后,父親胃口不佳的檢查結(jié)果出來了,得的是癌癥晚期!猶如晴天霹靂,蔡俊毅倚靠在窗臺,咬著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本來還計劃著怎么告訴他病情,出院買什么進(jìn)補(bǔ),帶他去哪里玩,甚至幻想著奇跡發(fā)生的那一天。”說到一半,蔡俊毅忍不住紅了眼眶。
5天后,父親病情突然惡化,第二天與世長辭。“從來沒有想過,我們相處的時間,是按天、按小時計算的。我都還沒好好陪他啊。”這對蔡俊毅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7月初,蔡俊毅選擇第一時間歸隊(duì)。“只有忙碌起來,才沒時間去悲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