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市政府批復(fù),福州31條道路有了新名字!
近日,福州市民政局根據(jù)規(guī)定,將福州市政府批復(fù)的市轄區(qū)40條道路命名、更名、變更起訖點方案予以公告,31條道路新命名(其中6條道路命名采納了群眾意見)、9條變更起訖點。詳情如下:
一、鼓樓區(qū)(12條,其中新命名8條、變更起訖點4條)
1.黃埔巷(Huángpǔ Xiàng):東起天泉路,西至福州三牧中學(xué),再折向北至湖前蘭庭小區(qū)南門,道路位于已拆遷的黃埔村,命名為黃埔巷。
2.高升巷(Gāoshēng Xiàng):西起五一中路,東至瓊東河,位于先施大廈南側(cè)。道路位于高升橋附近,命名為高升巷。
3.諸古嶺巷(Zhūgǔlǐng Xiàng):北起華林路,南至冶山路。該巷所處位置古稱諸古嶺,命名為諸古嶺巷。
4.致用堂巷(Zhìyòngtáng Xiàng):南起西洪路,北至夢山路。道路東側(cè)為“清代福州四大書院”之一“致用書院”(原名“致用堂”)舊址,命名為致用堂巷。
5.鳳凰池南巷(Fènghuángchí Nán Xiàng):北起楊橋中路,南至福一路。道路位于鳳凰池巷南側(cè),命名為鳳凰池南巷。
6.富山路(Fùshān Lù):西起洪甘路公交福建工貿(mào)學(xué)校站,東至原厝廟。道路通往大富山,命名為富山路。
7.湯邊南巷(Tāngbiān Nán Xiàng):西起東湯巷,東至樹湯路。該巷與湯邊巷平行且位南側(cè),命名為湯邊南巷。
8.西湯巷(Xītāng Xiàng):西起五四路,東至樹湯路。道路西端有老地名“西湯”,命名為西湯巷。
9.義井路(Yìjǐng Lù,變更起訖點):原南起大井路,北至大井佳園西門,現(xiàn)折向西延伸至天泉路。
10.天泉路(Tiānquán Lù,變更起訖點):原南起北二環(huán)西路,北至江厝路,現(xiàn)向北延伸至北三環(huán)路。
11.后營后巷(Hòuyíng Hòu Xiàng,變更起訖點):原東起湖頭街,西至民房,現(xiàn)向西延伸至致用堂巷。
12.黎明街(Límíng Jiē,變更起訖點):原西起西二環(huán)中路,東至柳興路,現(xiàn)向東延伸至小柳路。
二、臺江區(qū)(4條,其中新命名2條、變更起訖點2條)
13.福燈巷(Fúdēng Xiàng):西起寧化路,東至白馬河。道路西南側(cè)原本建有福州燈泡廠,為留下早期福州工業(yè)印記,命名福燈巷。
14.太平垱巷(Tàipíngdàng Xiàng):西起寧化路,東至白馬河。道路所處位置原有與“打鐵垱”“過洋垱”等相近的歷史地名“太平垱”,命名為太平垱巷。
15.紅舍路(Hóngshè Lù,變更起訖點):原南起新港街西段,向北折向東至十三橋巷,現(xiàn)向東延伸至新港街。
16.白馬支路(Báimǎ Zhī Lù,變更起訖點):原北起烏山西路,南至工業(yè)路,現(xiàn)向南延伸至寧化支路。
三、倉山區(qū)(8條,其中新命名7條、變更起訖點1條)
17.三莊路(Sānzhuāng Lù):北起白湖亭河五支河鰲山段,南至城門鎮(zhèn)臚廈外臚新村。道路自北向南穿過“古靈陳氏”天福、乾元、鰲山三個村莊,據(jù)史志記載三村曾合稱三莊頭,命名為三莊路。
18.榴山路(Liúshān Lù):西起義序定光寺,向東折向北至浦口將軍廟。道路環(huán)繞榴山山腳,榴山因山形酷似石榴得名,命名為榴山路。
19.玉榴路(Yùliú Lù):南起南三環(huán)路輔路,北至榴山路。道路位于榴山東南角,榴山又稱為玉榴山,命名為玉榴路。
20.浦口洲路(Pǔkǒuzhōu Lù):東起帝封江地鐵站,西至吳山河。道路所處位置原為數(shù)個沙洲所在,據(jù)《福州市郊區(qū)志》記載統(tǒng)稱為浦口洲,命名為浦口洲路。
21.萬兜洲路(Wàndōuzhōu Lù):南起螺江西路,北經(jīng)義序地鐵站至南三環(huán)路。萬兜洲為浦口洲的一部分,最早是閩江泥沙堆積而成的灘涂,1970~1972年期間,義序鄉(xiāng)民通過填埋大量竹兜的傳統(tǒng)圍墾方法穩(wěn)固泥沙,慢慢形成可用田地,口口相傳稱萬兜洲,命名為萬兜洲路。
22.官產(chǎn)洲路(Guānchǎnzhōu Lù):南起螺江西路,北至南三環(huán)路。道路地塊古稱官產(chǎn)洲,為浦口洲的一部分。明朝年間,義序鄉(xiāng)民與倭寇浴血奮戰(zhàn),犧牲巨大,官府將義序南邊土地均分給烈士家庭,鄉(xiāng)民俗稱官產(chǎn)洲,命名為官產(chǎn)洲路。
23.新樟巷(Xīnzhāng Xiàng):北起南江濱東大道,南至萬仁路。道路位于樟嵐村,命名為新樟巷。
24.程厝東路(Chéngcuò Dōng Lù,變更起訖點):原西起首山路,東至牛眠山巷,現(xiàn)向東延伸至南臺路。
四、晉安區(qū)(10條,其中新命名8條,變更起訖點2條)
25.龍安支巷(Lóngān Zhī Xiàng):西起龍安路,東至前橫路。道路連接龍安路和前橫路,命名為龍安支巷。
26.李園巷(Lǐyuán Xiàng):北起登云支路,向南折向東呈半弧形狀至登云支路。巷側(cè)有老地名李園,命名為李園巷。
27.董興巷(Dǒngxīng Xiàng):北起登云支路,南至李園巷。巷側(cè)有古寺“董興寺”,命名為董興巷。
28.仙桃北巷(Xiāntáo Běi Xiàng):西起三角池直巷,東至三八路。巷西端有老地名桃花山,取其雅稱,命名為仙桃北巷。
29.仙桃南巷(Xiāntáo Nán Xiàng):西起三角池直巷,東至三八路。該巷與仙桃北巷平行且位南側(cè),命名為仙桃南巷。
30.晉豐巷(Jìnfēng Xiàng):北起金雞山路,南至?xí)x安支路。巷側(cè)有老地名晉豐境,命名為晉豐巷。
31.琯前街(Guǎnqián Jiē):北起晉安支路,向南折向東至琯尾街。道路與琯尾街平行且位西側(cè),當?shù)刭嫡Z稱琯前,命名為琯前街。
32.金曙巷(Jīnshǔ Xiàng):西起晉安北路,東至琯前街。巷側(cè)老地名老鼠山,“鼠”與“曙”同音,取其雅稱,命名為金曙巷。
33.官前路(Guānqián Lù,變更起訖點):原西起連江北路,東至松山路,因路側(cè)官前村得名,現(xiàn)擬向東延伸至前橫路,將西起松山路,東至前橫路段并入,原路名正北隅路取消。
34.目魚山路(Mùyúshān Lù,變更起訖點):原南起福馬路,北至崇賢路,現(xiàn)向北延伸至福新東路。將北起福新東路,南至崇賢路段并入。原路名鎮(zhèn)東路取消。
五、馬尾區(qū)(新命名2條)
35.長宏路(Chánghóng Lù):西北起新104國道長安隧道南入口處,向東南至舊104國道,命名為長宏路。
36.亭旺路(Tíngwàng Lù):西起亭江鎮(zhèn)洪塘村烏門里水庫,沿溫福鐵路北側(cè)向東北延伸1公里至福建商學(xué)院(馬尾校區(qū))西北門處小路。道路為萬洋眾創(chuàng)產(chǎn)業(yè)園主要道路,且位于亭江鎮(zhèn),命名為亭旺路。
六、長樂區(qū)(新命名4條)
37.亨平路(Hēngpíng Lù):南起博雅佳園東側(cè)大門,向北折向西至東鶴路。路側(cè)有老橋亨平橋,命名為亨平路。
38.九溪路(Jiǔ xī Lù):東起梅峰寺,西至東鶴路。道路位于嶺口自然村境內(nèi),嶺口村舊稱九溪境,命名為九溪路。
39.星光路(Xīngguāng Lù):東起臚峰大道,西至塔光村三岔路口。道路位于三星村,連接塔光村,命名為星光路。
40.井下路(Jǐngxià Lù):東起聯(lián)村村利洋自然村村口,西至西洋南路。道路所處位置為原井下自然村,命名為井下路。
道路是一座城市最基本的公共基礎(chǔ)設(shè)施,路名是人們在城市中辨識方向正確行走的依靠。道路的名字是如何“出爐”的呢?
有關(guān)負責(zé)人介紹,在道路命名工作中,市民政局認真研究史料,追根溯源,探索道路所處位置的歷史和典故,分析提煉具有文化代表性的詞語用于道路命名,傳承和弘揚閩都文化。(來源:福州日報、福州市民政局網(wǎng)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