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是清明假期,不少市民外出游玩。然而,記者走訪三坊七巷景區(qū)留意到,游客進店或落座時,不少人處理濕雨傘的做法實在“煞風(fēng)景”。

不少游客將雨傘放在店門口。
5日中午,記者來到三坊七巷景區(qū),看到南后街上游人如織。他們大多撐著雨傘閑逛,遇見感興趣的店,就進去看看。進店時,不少游客自覺將收起的傘放在店門口,有人則掏出塑料袋,給雨傘穿上一件“雨衣”,再帶進店。但也有少數(shù)游客不管不顧,直接攜傘進店,濕漉漉的雨傘不僅弄濕地面,還埋下安全隱患。在永和魚丸南后街店,記者發(fā)現(xiàn),眾多食客都帶傘進店,店內(nèi)地磚上都是水,非常濕滑。由于正值就餐高峰期,多名店員穿著雨鞋忙著接待,來不及頻頻拖地板。
此外,在南后街風(fēng)雨廊,不少游客停下歇腳。其中大部分游客將收起的傘放在腳邊,但有個別游客直接將濕漉漉的雨傘放在身旁,沾濕了座位,影響他人入座。還有一人收傘時用力甩傘,造成傘上的雨珠飛濺。
記者在此提醒,雨天出游、出行,請記得把“文明”帶在身邊,養(yǎng)成時時替人著想的習(xí)慣,不要讓不文明行為“煞風(fēng)景”。(記者 朱丹華 文/攝)
來源:福州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