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永泰縣宋某與林某辦理結婚登記。今年2月宋某到公安機關查詢,發(fā)現林某姓名、身份證是虛假信息,現已找不到林某。
2022年,福州市民政局要求各地婚姻登記機關摸排以冒名頂替或弄虛作假辦理婚姻登記類的“存量”問題,積極推動問題的解決。在市民政局的指導下,各地完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婚姻登記歷史檔案數據的補錄工作;完成婚姻登記窗口智能化設備配備,通過身份證讀卡器、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技術手段,有效識別冒名頂替、弄虛作假等情形;民政部門加強與公安、法院等部門信息共享,提高婚姻登記當事人信息核驗的準確性;推進婚姻登記信用體系建設,對婚姻登記嚴重失信當事人開展聯合懲戒等。
□案例點睛
2021年1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印發(fā)《關于妥善處理以冒名頂替或者弄虛作假的方式辦理婚姻登記問題的指導意見》(高檢發(fā)辦字〔2021〕109號)。該意見規(guī)定:民政部門對于當事人反映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辦理婚姻登記,或者婚姻登記的一方反映另一方系冒名頂替、弄虛作假騙取婚姻登記的,應當及時將有關線索轉交公安、司法等部門,配合相關部門做好調查處理。民政部門在收到公安、司法等部門出具的事實認定相關證明、情況說明、司法建議書、檢察建議書等證據材料,應對相關情況進行審核,符合條件的及時撤銷相關婚姻登記。(記者 葉智勤 通訊員 姚晰)
來源:福州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