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4月5日訊 據(jù)福州日報報道 清明假期,為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戰(zhàn)”,不少福州市民選擇居家就餐和打包就餐,以實際行動助推餐桌文明新風。
這個清明假期,樸樸超市的配送員小李更忙了。配送單里,果蔬配送量比平時多了一倍。“因為疫情,很多人都選擇在家做飯,線上下單買菜成了一種新常態(tài)。”小李說。
市民王女士在商超一次性買了兩天的食材,她說:“清明假期,我們會減少外出,所以多備了一些食材,但都是根據(jù)家庭的具體需求采購,不會不夠量也不會浪費。”
在東街口,記者觀察到,餐飲店內(nèi)就餐的顧客并不多。“疫情期間我們的線上訂餐量多了不少,同時為了響應(yīng)疫情防控的要求,對于在線下就餐的顧客,我們也會及時提醒店內(nèi)提供打包外帶的服務(wù)。”某餐飲店負責人說。
清明節(jié)期間,不少銀行、酒店門口的電子屏上還滾動播放“使用公筷公勺、推廣分餐制”“珍惜糧食,拒絕浪費”等宣傳標語,餐飲店內(nèi)醒目處張貼宣傳海報,潛移默化地推動健康用餐、安全用餐、文明用餐的良好新風尚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