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黨代會報告摘要】 發(fā)揮第三次分配作用,大力完善慈善等社會公益事業(yè)。 臺海網(wǎng)1月16日訊 據(jù)福建日報報道 “‘婦女微家’經(jīng)常關愛孤寡老人,是我們的‘貼心娘家’。”近日,冬日暖陽照在福清市江鏡鎮(zhèn)南宵村老人樂園門前,30多位老人看到幾名“婦女微家”巾幗志愿者又過來噓寒問暖,不停地夸贊。 “阿姆阿伯,你們知道嗎?最近省里開了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省婦聯(lián)領導過來宣講會議精神,我們聽了可振奮呢!”福清市“日行一善·婦女微家”的“微管家”薛鳳萍拉著老人們的手,用接地氣的方言向老人們宣講省黨代會精神。 老人們聚精會神地聽著,生動形象的宣講引人入勝,連在附近籃球場上玩耍的學生們都圍過來聽。 “婦女微家”,微而有為。從宣傳黨的聲音到解決婦女“急難愁盼”,從扶貧濟困“微助學”到陪伴孤寡“微助老”,“婦女微家”把眾多婦女代表和婦女群眾連在一起,成為最貼近居民生活的活動服務平臺。 在從事公益13年的巾幗志愿者薛鳳萍眼中,“善”不是施舍,而是紓困,是陪伴,是喚醒,是筑牢和諧社會的基石。 婦聯(lián)有所呼,姐妹有所應。2019年7月,福清市成立“日行一善·婦女微家”,近百名婦女姐妹積極響應加入巾幗志愿者隊伍,不間斷開展微宣講、微助學、微助老、微關懷等志愿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溫暖基層困難群體,傳遞滿滿的社會正能量。 “日行一善·婦女微家”成立以來,巾幗志愿者多次走進敬老院開展公益活動,看望孤寡、殘疾、重病老人,并做到定期跟進長期幫扶。每年過年前后,都為福清周邊200多位弱勢老年人送上過年物資及紅包,除夕當天還為孤寡老人煮年夜飯,陪伴他們過除夕。 今年80歲的翁歞歞是福清市港頭鎮(zhèn)東翁村人,無兒無女,長期獨自一人生活。只有13平方米的矮小老宅便是老人的唯一住所。前不久,老人因生火不慎,本就簡陋的房屋毀于一旦,平時省吃儉用辛苦攢下的3萬多元大部分被燒為灰燼。“婦女微家”姐妹們得知后,發(fā)布倡議書招募志愿者為老人重建新家。消息一傳開,好心人聚集而來——村“兩委”送來現(xiàn)金、大米、食用油;鄰居為老人提供一日三餐和住宿;重建新家施工現(xiàn)場,志愿者輪流排隊上工,清理廢墟、搬運建材、粉刷墻壁、安裝電線;15天后,老人的新家落成,房屋內(nèi),冰箱、洗衣機、空調(diào)等家電一應俱全,全部來自愛心捐贈。 “謝謝你們,讓我真正感受到了人間有愛!”坐在嶄新的床鋪上,老人緊緊握住巾幗志愿者的手,含淚連連道謝。 巾幗志愿者還開展“微助學”公益項目,挨家挨戶走訪,對每個幫扶對象登記造冊,專門成立微家長“一對一”幫扶困境兒童。“培養(yǎng)一名學生,脫貧一戶家庭。我們幫扶的孩子中,有的考上警察學院,有的考上醫(yī)科大學,很多孩子長大了也加入我們志愿者隊伍,讓愛延續(xù)下去。”薛鳳萍感慨地說。 如今,福清市“婦女微家”的志愿者達1300多人,3萬多人次參與“日行一善”捐款,募集善款1000多萬元。巾幗志愿者遍訪福清24個鎮(zhèn)街,服務達1萬多人次,志愿服務時長超22萬小時,長期幫扶周邊上千戶困難家庭,成為福清市最活躍、影響力最大的民間公益社團之一。在群眾眼中,“婦女微家”是貼心女兒,為空巢老人送去關懷;是愛心媽媽,為困境兒童帶來關愛;是愛心大姐,為困難群眾奉獻溫暖。 記者感言>>> 近年來,全省婦聯(lián)創(chuàng)新推動“婦女微家”建設,延伸了婦聯(lián)工作的生命線。福清市“日行一善·婦女微家”中的微志愿行動,是全省廣大婦女在“婦女微家”中開展巾幗志愿服務的一個縮影。 如今,全省已有3241個實體“婦女微家”在城鄉(xiāng)遍地開花,通過打造“一家一品”特色,成為婦聯(lián)組織職能落地落小落實的有力抓手,豐富活躍了基層婦聯(lián)組織宣傳教育、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權益維護、家風家教、志愿幫扶等功能,成為婦女工作的“前沿陣地”“親民窗口”,真正實現(xiàn)了聯(lián)系婦女全覆蓋、凝聚婦女無縫隙、服務婦女零距離。(福建日報記者 潘園園 通訊員 郭小娟) | 
 
																北極星王定清 臺海網(wǎng)1月11日訊 據(jù)廈門晚報報道 “我不太會說話。”面對記者的采訪,王定清靦腆地笑著。他喜歡戶外運動,十幾年前就活躍在廈門的戶外圈,結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2008年汶川地震發(fā)生以后,身邊戶外圈的好友就開始籌劃要成立一支野外救援志愿者隊伍,王定清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