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世遺大會,創(chuàng)作歌曲《一招鮮 吃遍天》
臺海網(wǎng)7月15日訊 據(jù)福州日報報道 “民以食為天。天下人人愛嘗一口鮮,你可知道閩菜,那個那個那個一招鮮吃遍天……”第44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即將在福州市舉行,福州人紛紛以各自的方式參與此次盛會。福州本土資深音樂人、福州語歌曲協(xié)會主席賴董芳也行動起來,發(fā)揮在音樂創(chuàng)作方面的優(yōu)勢,于近日完成歌曲《一招鮮 吃遍天》的創(chuàng)作(作詞、作曲)并拍攝了MV。作品在各大平臺上線后,點擊量不斷攀升。
日前接受采訪時,賴董芳說:“第44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將在福州舉行,這是向世界宣傳閩都文化的絕佳機會。外國友人熱衷中華飲食文化,因此我選擇八閩飲食文化為創(chuàng)作題材,向世界講述‘舌尖上的八閩’。”
賴董芳說,閩菜是中華八大菜系之一,其中“佛跳墻”“雞湯汆海蚌”尤為有名。《一招鮮 吃遍天》不僅強調閩菜家底,還介紹了代表性閩菜的方方面面,比如“佛跳墻”選材的精細之處——需要18種食材慢火煨制。“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墻來”,“佛跳墻”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離不開用心、費時的烹制,這是“工匠”精神的體現(xiàn)。
記者在觀看《一招鮮 吃遍天》MV時發(fā)現(xiàn),該作品并非使用福州語演繹。賴董芳道出了原委:“創(chuàng)作這個作品,就是要在世界遺產(chǎn)大會期間向海內(nèi)外嘉賓講述福建飲食文化,所以語言載體必須突破地域性。我特別選擇了字正腔圓的京韻戲歌方式,一來是為了強化‘民以食為天’,二來是因為普通話的接受面更廣,容易留下記憶點。”
記者注意到,《一招鮮 吃遍天》MV呈現(xiàn)了一系列代表性閩菜,既有高大上的“佛跳墻”“雞湯汆海蚌”等,也有接地氣的福州鍋邊、土筍凍、蚵仔煎、閩西八大干等。 (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