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泡”一線,楊曉膚色黝黑。
臺海網(wǎng)7月1日訊 據(jù)福州晚報報道 推窗見綠、出門見園、行路見蔭,這是如今福州城的園林式幸福圖景。而這份幸福的獲得,離不開一個群體——園林建設者。
她是其中的杰出代表,35年來“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走出”綠意滿榕城。她就是福州市園林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楊曉。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全國“兩優(yōu)一先”表彰對象公布,楊曉被授予“全國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榮譽稱號。
干出來的“領頭羊”
黝黑的皮膚、寬大的帽檐、卷起的褲腳邊、帶著泥土的運動鞋……站在忙碌的園林工人中間,楊曉并無二致。
1986年,學風景園林設計的楊曉大學畢業(yè)后就來到福州園林系統(tǒng)。當時,她21歲。
“園林設計與別的設計不同,它是工程與藝術的結合。如果只在辦公室畫圖,是干不好的。”楊曉說。
長期“泡”在一線,楊曉的皮膚越曬越黑,但她的進步也是飛快。30歲出頭的她,就從一名普通園林技術人員成長為園林總工程師。
“當好黨和群眾的橋梁,通過我們平凡的工作,讓群眾感覺到黨的溫暖。”楊曉1990年入黨,這是她樸實的愿望。
擔任市園林中心黨委書記后,楊曉把黨建引領作為一切業(yè)務的基礎。“抓規(guī)范、帶隊伍、創(chuàng)品牌、促全面”成了她抓好園林系統(tǒng)黨建工作的主線。每當遇到急難險重任務,她和園林黨員突擊隊成員總是沖在一線。
“走出來”的滿城綠蔭
“走著開會”是市園林中心的一大工作特色,他們一般安排在每周四晚走現(xiàn)場,若有應急的任務,另行通知。今天是星期四,恰逢“七一”,有黨建活動安排,他們的“走現(xiàn)場”就提前到了昨晚。
“能在一線解決的,絕不在會議室里耽誤時間。”這是楊曉奉行的工作法則。從2017年5月開始,周四夜間現(xiàn)場辦公會,風雨無阻、雷打不動。
有腰疾的楊曉,帶頭堅持下來,每次至少走5公里。在她的帶動下,“走起來”已成為市園林干部的“口頭禪”和工作常態(tài)。
他們的足跡遍布福州的大街小巷,“走出”了342條林蔭道、173個渠化島綠化,補植了50萬棵樹木。
除了“周四走現(xiàn)場”外,楊曉還探索實施“保姆式服務”“現(xiàn)場圖審會”“班子巡街”“服務基層年”等一線工作法。
“十三五”期間,福州新種喬木85萬株,建成1202個串珠公園,拆墻透綠1072處,總計提升綠道1294.48公里。
滿城綠蔭、園林式幸福生活從何而來?答案就寫在福州園林人沾滿泥土的雙腳上!
曾經,楊曉朋友的一個后輩,想報考園林設計專業(yè),來見了她之后,被她的“黑”嚇退了。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城市的美和小我的美,二者不可兼得,我不后悔自己的選擇。”楊曉堅定地說。
全國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全國三八紅旗手、創(chuàng)建國家園林城市先進個人、全國園林綠化標兵……35年來,楊曉的榮譽榜單不斷刷新。
“我是打心眼里愛上了園林,如果讓我重新選擇,我還會選園林。”楊曉說,看到群眾在公園、綠地中漫步,孩子們在公園里玩耍,心里真的很有成就感。(福州晚報記者 林雅/文 張旭陽/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