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辦實事警民心連心
——羅源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紀事
編者按: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鍛造新時代政法鐵軍的重要途徑。今日起,本報開辟《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鍛造新時代政法鐵軍——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福建在行動》專欄,反映教育整頓進展情況,宣傳政法戰(zhàn)線先進事跡,展示我省整風肅紀反腐強警成效。
臺海網(wǎng)5月8日訊 據(jù)福建日報報道 近日,福州市羅源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社區(qū)民警郭建清在入戶走訪中了解到,轄區(qū)一名精神病人陳某因長期住院,一直未辦二代身份證,影響辦理醫(yī)療及養(yǎng)老保險等手續(xù)。
得知情況后,民警攜帶設備前往洪洋精神病院。由于陳某病情不穩(wěn)定,有一定躁郁傾向,在醫(yī)生和護士的配合下,民警成功為陳某采集了圖像和指紋信息,家屬表示“非常感謝”。
雖是小事件,件件暖民心。自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和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羅源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主線,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真心實意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
“羅源縣公安局推出‘1+8+4+N’‘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羅源縣副縣長,縣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鄭金保說,“1+8+4+N”,即以打造“一所一隊特色亮點”為牽引,“八大活動項目”為基礎,“四大工程”為重點,N個自主項目為后補,全方位多渠道為群眾辦實事。
小案快破解民憂
“感謝城關派出所同志連夜幫我找回電腦。從接警到找回用時不到1小時,人民警察好樣的!”近日,羅源的張女士在微信朋友圈寫下這段話,讓民警們倍感暖心。
原來,張女士在當晚下班途中,不慎丟失筆記本電腦,十分著急地報了警??焖俳泳螅蛋嗝窬敿氃儐柫诵羞M路線,并聯(lián)系圖偵室查看沿街監(jiān)控視頻,發(fā)現(xiàn)當事人的筆記本電腦掉落不久后,先后有一輛收購廢品的三輪車和一輛水果車駛過,均在該地點停頓。
于是,民警及輔警兵分兩路追蹤。通過視頻研判,最后發(fā)現(xiàn)水果車停放在一家店鋪面前。在一番教育下,店主承認是其撿走張女士的電腦,主動歸還。
“群眾對于侵財案件破案的期待,更多在于追回損失的財物。我們要最大限度地挽回群眾損失,全力做到案件破獲、贓物追回、群眾滿意。”城關派出所所長歐強說。
“既要破大案,也要破小案。”城關派出所以這一理念為指導,從群眾利益的“小處、小事、小節(jié)、小案件”著手,完善圖像偵查等應用平臺功能,每天安排人員值班對當天實時發(fā)生的案(事)件進行圖像追蹤,既提升侵財案件的破獲率,又強化現(xiàn)發(fā)案件的快破率。
小案件,也要花費大功夫。4月11日21時,該所轄區(qū)有群眾報警稱其電動車被盜,值班民警立即走訪勘驗,調(diào)取監(jiān)控視頻,迅速鎖定犯罪嫌疑人,尋線追蹤至其落腳點附近蹲守。一直到第二天7時,將外出歸來的嫌疑人一舉抓獲。全程不到24小時,但蹲守時間卻很長。
據(jù)統(tǒng)計,自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城關所累計快偵快破“盜搶騙”侵財案件34起,追回被盜電動車手機17件、建筑用品若干,黃金首飾及現(xiàn)金總價值約13萬元,救助走失老人、兒童29人。
小事化了增和氣
許多社會矛盾,若解決在萌芽階段,則可避免案件發(fā)生。羅源城關派出所注重將矛盾化解在基層,讓小事化了,增加社會和氣。
鳳山鎮(zhèn)南郊西路一棟民房內(nèi),3戶群眾因公共大廳堵塞、通道被占用等問題積怨已久,經(jīng)常互相謾罵、爭吵。
為避免矛盾激化,城關所民警曾春水多次上門走訪,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平復當事雙方情緒。今年3月,曾春水又聯(lián)合南門外村村委,組織當事人進行現(xiàn)場調(diào)處。最終,當事人各自承認錯誤并相互道歉。
“我是一個80多歲的老人,兒女不在身邊,原來都不知道怎么辦。現(xiàn)在積怨解決了,真的是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110?。?rdquo;事后,一位當事人激動地握著民警的手,不停地表示感謝。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該所持續(xù)開展矛盾糾紛摸排化解工作,在民警的勸說調(diào)解下,樁樁件件小矛盾、煩心事,都化解在初期。一次次走訪,也讓教育整頓工作、“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不斷走深走實。
貼心服務暖民心
“近期發(fā)生幾起詐騙案例,請家長們仔細閱讀并轉(zhuǎn)發(fā)……”近來,羅源中小學家長微信群里,總會不定期收到這樣的防詐信息。
如何讓預防電信詐騙更加直接有效入腦入心?城關派出所通過中小學、幼兒園建立的微信家長群和釘釘家長群,定期推送“反詐”宣傳視頻、預防小知識,還深入轄區(qū)校園開展宣傳。結(jié)合身邊典型案例,民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解防騙知識。
細微之處見服務。民警既當群眾的“保安”,也當“保姆”。
近日,在城關派出所辦事大廳內(nèi),記者看到,復印機、飲水機、老花鏡、紙筆等便民物品一應俱全;經(jīng)辦人員對群眾的咨詢認真、準確、耐心地給予解答。
服務除了“迎進來”,還“走出去”。針對轄區(qū)內(nèi)殘疾人、年齡較大出行不便等特殊群體,派出所開啟綠色通道,推行上門服務和電話咨詢;社區(qū)民警對轄區(qū)村居開展全面摸排,收集群眾遇到的戶籍疑難雜癥問題,分門別類登記,逐人建檔,規(guī)范解決……
“城關派出所作為羅源縣‘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縮影,真正實現(xiàn)警民溝通‘零距離’,架起了警民‘連心橋’。”羅源縣領導說,在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羅源縣將黨史學習教育與“再學習、再調(diào)研、再落實”活動緊密結(jié)合,聚焦百姓“急難愁盼”問題,創(chuàng)新“知民意、解民憂、安民心、便民情、惠民生”5個“自選動作”,推動解決一批難點痛點堵點問題。
同時,該縣還建立縣領導落實“三個一”、縣直單位落實“三堅持”、各鄉(xiāng)鎮(zhèn)落實“三貼近”的工作機制,積極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