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九節(jié)有這些特有的習俗
福州方言中“后”與“拗”諧音,過去福州人認為,逢“九”不順利,因此每年這天,歲數(shù)逢九或九的倍數(shù)的人都要過“九”,以祈其平安地跨過“九”的門檻,“九”分為“明九”與“暗九”。

每年這時候,福州人用糯米、紅糖,再加上花生、紅棗、荸薺、芝麻、桂圓等原料,熬煮而成的甜粥稱為“拗九粥”。

鼓一小 供圖
按福州傳統(tǒng)習俗,這碗粥或是用來祭祖或饋贈親友,或是由已出嫁的女兒送回娘家,奉上一片孝心和祝福。
以前盛拗九粥的容器,是用面積較大的海碗或小缽,粥面上用花生或紅棗等排成“福”字或“壽”字圖案,以示祝福之意,再佐以豬腳等美食,送其父母藉表孝心,謂之“孝順粥”“孝子粥”,稱為“摜九”;已分家另過的兒子也應“摜九”。屆時,父母以自制拗九粥回贈子女。若遇父母或尊長者歲數(shù)逢九或九的倍數(shù)的,還要加送線面與鴨蛋。她們把這些食物裝在以竹篾做成的漆有生漆的精美摜盒(禮盒)內(nèi),再送到娘家。
可以說,這個特有的節(jié)日對福州人來說意義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