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冬季,福州的攝影愛好者都會來到金雞山公園的攬城棧道,和一對小鳥相會。
它們叫做“栗腹磯鶇”,只在秋冬季“到訪”福州,春夏季就不見蹤影了。
秋冬相會,四月作別。栗腹磯鶇,雌雄異色,繁殖期為每年5—7月。

攝影愛好者王先生供圖
雄鳥具有黑色臉斑,上體藍色,尾部、喉部和下體幾乎都是鮮艷的栗色。

攝影愛好者王先生供圖
雌鳥則是褐色的,上體有黑色扇貝形斑紋。
市民王先生在金雞山公園拍到的栗腹磯鶇,有一雌一雄,它們喜歡在金雞山的烏桕樹、樟樹上覓食。

攝影愛好者王先生供圖
這個季節(jié),這兩種大樹上分別掛著白色和黑色的果實,這些果實是栗腹磯鶇的越冬口糧。

攝影愛好者王先生供圖
王先生說,每年冬季,他和朋友們都會到金雞山公園攬城棧道的茉莉花廳拍攝栗腹磯鶇,因為這種鳥在福州市區(qū)比較少見,大家都很珍惜這樣的拍鳥機會。
“它們最早是在秋季,也就是10月左右到來,第二年4月就飛走了。”王先生說,這些小鳥經(jīng)常在枝頭覓食,雖然怕人,常常會躲到密林里,但是只要愿意守候,從早到晚都能看見它們的身影。
從高海拔森林下山過冬
福建觀鳥會專家:“栗腹磯鶇是雀形目鹟科磯鶇屬的鳥類,俗名栗色胸石鶇、栗胸磯鶇,在福州市區(qū)的確不多見。這種鳥分布廣泛,包括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以及東南亞各國北部,在我國的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浙江、廣西、貴州、廣東、海南都有分布。福建的武夷山、龍棲山也有分布,我們在石竹山、鼓嶺等地,也發(fā)現(xiàn)過它們。”
專家表示,這種羽毛鮮艷的小鳥出現(xiàn)在金雞山,極有可能是垂直遷徙。
栗腹磯鶇是雜食性動物,食譜中有各種昆蟲、蜥蜴、蛙、小魚,平時它們也吃一些植物的果實。

攝影愛好者王先生供圖
栗腹磯鶇一般棲息在海拔1000米到3000米的山地森林,冬季才從高海拔地區(qū)遷徙到低海拔處的山坡林地覓食。
金雞山公園植被豐富,生態(tài)良好為栗腹磯鶇提供了舒適的越冬地,一起來金雞山公園觀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