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繕后的松濤樓

館內詳實地展示了鼓山、鼓嶺的紅色歷史
臺海網1月15日訊 據海峽都市報報道 在鼓山十八景和涌泉禪寺之間,有一棟名為松濤樓的建筑,它建于上世紀70年代,在當年,它和五四路的華僑大廈、東街口的郵電大樓,并稱為當時福州最有名的三棟建筑。經過修繕,松濤樓昨日以鼓山鼓嶺新時代黨建聯盟生活館的形式,重新揭牌開放。
在兩層的展館里,市民游客可以了解鼓山鼓嶺的千年歷史,同時也能身臨其境地接受紅色和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
全新展館 涵蓋千年歷史人文
鼓山松濤樓,分為主樓和附屬樓,這里舊時是鼓山放生園所在地,上世紀70年代進行修建。主樓和附屬樓各有三層。
在這里,游客可以零距離領略福州的綠水青山,近看鼓山半巖茶種植地,遠眺三江口風景,沿著石階還可以通往相懷梅園。
從2019年開始,近兩年的時間,鼓嶺旅游度假區(qū)管委會對松濤樓進行重新修繕。此次打造的黨建聯盟陣地鼓山鼓嶺新時代黨建聯盟生活館位于鼓山松濤樓附屬樓的一、二層,總面積約600平方米。
走進松濤樓,紅色文化語錄、老照片、視頻影像、文創(chuàng)產品等,讓游客穿梭于鼓嶺鼓山千年的歷史人文之中。
館內主要有六大展廳,分別是“薪火相傳毓理念”、“天生石鼓遺勝跡”、“地涌清泉抒高潔”、“學習鑄就強國夢”、“清新世界譜友誼”、“紅色領航信天游”等主題。
展館內還設有宣誓室、文化自信展示室、廉政教育室、解壓室、閱覽室、松濤學堂、干部職工活動室等功能區(qū)域。市民通過預約,就可以免費參觀展館,聽取專業(yè)講解員解說。
“黨建+旅游” 推出紅色旅游路線
隨著松濤樓的重新開放,鼓嶺旅游度假區(qū)管委會發(fā)布了鼓山鼓嶺紅色教育經典線路,包括相懷梅園、鼓山摩崖題刻、十八景瞭望臺、宜夏別墅在內的16個重要景點,被列入特色紅色教育實踐基地。游客可以在展館中了解相關故事,并到景點現場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
比如,去年完成修繕的鼓嶺閩浙贛五縣中心縣委游擊隊聯絡站舊址紅色教育基地。該處聯絡站舊址原為鼓嶺石匠劉慈禎一家祖宅,面積120平方米。解放戰(zhàn)爭時期,這里曾作為中共閩浙贛省委五縣中心縣委游擊隊交通聯絡站,是游擊隊信息聯絡溝通的重要據點。作為信息聯絡員的石匠劉慈禎及其家人、游擊隊長劉文耀為及時傳遞組織命令、掩護游擊隊員等革命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劉氏古厝進行修繕的同時,管委會通過收集老物件,還原當年真實,講述游擊隊的革命故事,讓游客深刻感受這座“紅色前哨”的精神力量。
鼓嶺度假區(qū)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以黨建為引領,推動機關黨建和業(yè)務深度融合,打造“黨建+文化旅游”、“黨建+鄉(xiāng)村振興”、“黨建+誠信示范”等綜合服務平臺。
過去近三年時間,管委會機關黨總支牽頭創(chuàng)建“紅色領航信天游,黨建聯盟全域行”黨建品牌,目前已有96家聯盟單位加入,共同開展誠信倡導、文明勸導、交通疏導、衛(wèi)生督導、講解引導以及故事編導等六大核心志愿服務,成立以來開展黨員志愿活動100多場,參與人數達3000多人次。(記者 石磊磊 馬俊杰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