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9月16日訊 據(jù)福州晚報報道 說起福州這座城,你會想到什么?是三山兩塔還是三坊七巷?2011年,熱愛福州文化的陳龍與即將百歲的楊絳先生,因為“福”字剪紙有了交集,他一心只想把最美的福州、最深情的祝福濃縮在作品中,獻給自己敬重的楊絳先生。
近日,陳龍用這張有特殊意義的“福”字剪紙,報名參加了由福州市委宣傳部主辦、福州日報社承辦的“我把福州寄給你”2019文創(chuàng)設(shè)計大賽,并講述了其中的故事。
2011年,陳龍在三坊七巷擺攤創(chuàng)業(yè),錢鐘書恩師、近代詩人陳衍的玄孫女陳逸女士找上門來:“楊絳先生百歲壽辰,我想送一份有福州特色的禮物,你可以幫忙設(shè)計嗎?”
為了做出滿意的作品,陳龍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設(shè)計、構(gòu)思,他跑遍福州,思索著如何將福州的風土人情、文化底蘊與飽含祝福的“福”字相結(jié)合,用剪紙藝術(shù)來呈現(xiàn)。
最終,剪紙中的“福”字,陳龍選取了烏山北坡公園重修的“福字坪”上的朱熹題字,它與鼓山喝水巖的“壽”字并稱“福壽齊天”。在這個“福”字中,陳龍還融入了許多福州歷史文化元素:“福”字的左上方是閩派建筑標志性元素之一的馬鞍墻;“福”字的中部是代表福州的市樹榕樹和市花茉莉花;“福”字的對角線上,是福州人文地理標志“三山兩塔一條江”,即烏山、于山、屏山、烏塔、白塔和閩江。被這些福州元素圍繞著的,則是靈感來自于楊絳先生《我們仨》的全家福。
設(shè)計定稿后,陳龍又花了一周時間,制作完成了這幅剪紙作品。不久,這份充滿福州印記和誠摯心意的禮物,送到了楊絳先生的手中,她細看之后贊道:“上上珍品,當珍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