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們跟著非遺傳承人學竹編。
臺海網(wǎng)8月3日訊 據(jù)福州日報報道,當古厝遇見非遺,會擦出怎樣的火花?2日,一場古厝非遺傳承夏令營在閩侯熱鬧開營。50多名小朋友和“大朋友”探訪百年古厝,既領略古建筑的深厚底蘊,又在古厝中體驗了非遺項目,最后還前往閩侯縣博物館感受高科技下“活”起來的非遺文化。豐富多彩的活動讓營員們紛紛感嘆:“太過癮了!”
本次活動由閩侯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主辦,閩侯縣文化館、福州日報承辦,閩侯縣博物館、白沙鎮(zhèn)文化服務中心、新坡村黨支部、村委會聯(lián)合協(xié)辦。
尋美古厝:自覺參與保護文物
“這里是永奮永襄厝,是宋末民族英雄江萬里后裔永奮、永襄兄弟建的。”夏令營第一站來到閩侯縣白沙鎮(zhèn)新坡村,講解員邱娟平一開口,就深深吸引了營員們的注意力。
古厝縱向排列有7座,連成一體,是閩侯典型的古民居建筑群。“古厝廳堂面闊9米多,深超25米,高10米多,如此寬敞高大的廳堂全國罕見。”邱娟平帶著大家走進古厝,一個個彩繪、灰塑、雕刻神態(tài)生動,門窗與格扇中雕飾的魚、蝦、蟹、蚌等水生動物圖案,透露出新坡村濃郁的江海文化氣息。
記者看到,院內(nèi)書院二樓長達數(shù)十米的美人靠十分精妙,被視為鎮(zhèn)厝之寶,上面還雕刻著108組形態(tài)各異的人物、花卉圖案和吉祥文字飾樣。“太有意思了,這座古厝真的好美。”家長林鑫和孩子張含芝聽得入迷,看得仔細,還不時拍下照片、小視頻。
“古厝至今仍存許多未解謎團。江氏兄弟世代為農(nóng),興建這1萬平方米的房子,錢從何而來?”邱娟平的精彩講解讓營員們對古厝的故事充滿好奇。更讓營員們贊嘆的是,邱娟平不是專業(yè)導游,而是新坡村的媳婦,為傳承文化、保護古厝,自學成了講解員。
“聽說村民還自發(fā)組織管理團隊,天天都有人來打掃衛(wèi)生,大家一起防火防盜,真是太棒了。”家長唐閩真告訴記者,這里的故事非常勵志,孩子們很受鼓舞,“激勵我們也要加入保護古厝的隊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