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三山兩塔一條街”的古城格局保留至今,孕育出三坊七巷文化、曇石山文化、船政文化、壽山石文化。

此外,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發(fā)祥地,福州的海絲文化印記無處不在,福州共有不可移動文物474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有24處……
福州正大踏步走上參與世界遺產保護、管理重大決策的前臺。
說了這么多本次論壇活動又是如何安排的呢?一起來了解下!
本次論壇活動將圍繞“古厝保護與文化傳承”主題,以古建筑保護為切入點,延展到工業(yè)遺產、歷史文化街區(qū)、歷史文化名城、名鎮(zhèn)及傳統(tǒng)村落的保護與復興,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進行交流對話、考察研討。
開幕式暨主論壇
7月28日上午,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開幕式暨主論壇活動,主論壇會場還同時安排了“福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成果展”。

5個專題論壇
7月28日下午,將在五個場地舉辦專題論壇:
朱紫坊38號古民居:“歷史·文脈”古厝保護與利用
上下杭永德會館:“保護·傳承”歷史文化街區(qū)保護與復興
永泰縣同安鎮(zhèn)愛荊莊:“記憶·鄉(xiāng)愁”傳統(tǒng)村落保護與發(fā)展
連江縣丹陽鎮(zhèn)三落厝:“延續(xù)·新生”傳統(tǒng)聚落保護與活化
馬尾區(qū):“留存·弘揚”船政工業(yè)遺產保護與發(fā)展
配套系列活動
《福州古厝》修訂再版發(fā)行儀式
福州古厝保護工作部署會議
福州古厝參觀考察活動等
此外,7月26日—28日期間,13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qū)也將開展一系列活動。
福州作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這些年來,市委、市政府不斷加大人力、財力、物力投入,全力推進歷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護各項工作,成績斐然。

鰲峰書院
繼開展三坊七巷保護修復工程之后,持續(xù)開展朱紫坊、上下杭、煙臺山等重要歷史文化街區(qū)(風貌區(qū))保護工作,一大批文物、古厝得到了保護修繕。

愛國路2號。原浩攝
2002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為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古厝》一書撰寫了序言。在今年6月8日全國第十四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臨之際,《人民日報》重新發(fā)表習近平同志這篇關于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文章,對于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傳統(tǒng)街區(qū)、保護好文物、保護好名城、保護好自然遺產,對于在全黨、全民中大力倡導熱愛文化、珍惜文化的情懷,對于我們更好傳承文明、增強文明自信,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