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鄧家驊的后人,7月11日傍晚,老房子坍塌了,希望相關部門盡快處理。”
臺海網7月14日訊 據海峽都市報報道 7月13日,市民鄧先生向海都記者反映,在福州東二環(huán)商圈的竹嶼路中央(東西兩區(qū)之間)的鄧家驊故居出現(xiàn)坍塌,西側的夯土墻倒塌后影響了竹嶼路的交通。

鄧家驊故居和北側的鄧拓祖屋,
屬于區(qū)文保單位的建筑,
目前相關部門已經完成現(xiàn)場辦公,
開始實施搶救計劃。
高峰期坍塌,市民近期注意繞行
今日上午10時,記者來到竹嶼路,現(xiàn)場已經上了封鎖線。
鄧家驊故居西側圍墻,有十余米坍塌。內部的木構,也有近百平方米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毀壞。原先古厝的圍墻,是用噴繪和桁架遮擋支撐,在此次坍塌的過程中,桁架變形斷裂。
原先古厝西側的竹嶼路,有兩車道,目前只剩下一條車道可以通行,車輛通行緩慢,市民需要注意繞行。
據古厝的業(yè)主鄧先生介紹,古厝坍塌的時間,是在7月11日下午6點29分。他向記者提供了當時的視頻,當時竹嶼路正值交通高峰期。一輛黑色的汽車和一輛電動車駛過,所幸沒有被圍墻壓到。坍塌的古厝幾間房屋內沒有人居住,未造成人員傷亡。

坍塌原因或和暴雨積水有關
現(xiàn)場的施工人員一塊一塊地收集青灰色的磚塊,堆放在古厝邊。
據現(xiàn)場施工負責人介紹,他們來自福建景翔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是負責東二環(huán)丹井遷移工程及上社10號古民居遷建的施工單位。
該負責人表示,他們有文物保護的一級資質,是應市城鄉(xiāng)建總方面的邀請,過來搶險的。
說到古厝坍塌的原因,該負責人表示,坍塌的墻屬于夯土墻,若是干燥的情況,相當結實;然而前一段時間的暴雨,導致古厝積水,進而出現(xiàn)坍塌。
目前西側未倒塌的圍墻已經有位移傾斜,該負責人表示,在搶險結束前,市民盡量繞行竹嶼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