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年來,張偉一直堅持無償獻血。
臺海網(wǎng)5月31日訊 據(jù)福州日報報道,18日,閩侯八中的語文教師張偉走進省血液中心,工作人員們熟稔地跟他打招呼。西二環(huán)南路28號,大概是除了家和學校之外,張偉最熟悉的地方了。2000年以來,他已獻血200多次,獻血量超過25萬毫升,相當于50人的血量總和。
臺上教書育人,臺下行善救人。張偉當了13年班主任,并用自己的熱血和愛心展示了當代教師的師道大愛。他連續(xù)五次被衛(wèi)生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總后勤部衛(wèi)生部授予“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并成為福州紅十字優(yōu)秀志愿者、福建省血液中心代言人;在教學方面,多次被評為市、縣先進班主任,所帶班級榮獲各級先進集體榮譽。
19年獻血超25萬毫升
張偉第一次獻血是在2000年11月26日,那時,他還是福州師專大二學生。一天,他和大學舍友在東街口逛街時,注意到路邊有輛無償獻血車。他被“無償獻血,感謝有你”的標語吸引住了,第一次獻了血。從那以后,他經(jīng)常獻血,從獻全血到獻血小板,漸漸成為一種習慣。
來閩侯八中前,張偉曾在小箬初級中學和鴻尾中學任教。小箬鄉(xiāng)地處山區(qū),距閩侯縣城46公里,距福州市中心75公里。“早些年,每天只有四趟班車去城里,我只能趁著節(jié)假日或進修學習的機會,跑到市里去獻血。”張偉從未覺得折騰或麻煩,“人的生命是無價的,能在不影響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去挽救別人的生命,何樂而不為呢?”截至日前,他竟在不知不覺中獻血200多次,獻血量超25萬毫升。
在所有榮譽中,有一個是他特別珍惜、引以為豪的,那就是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授予的“捐獻造血干細胞榮譽證書”。2014年12月25日,他成功捐獻出200毫升造血干細胞,成為閩侯縣首例實現(xiàn)造血干細胞捐獻的教師志愿者。
言傳身教當學生榜樣
41歲的張偉,出生于教育世家,始終相信“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希望經(jīng)過三年的初中時光,我的學生都能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體格與人格同步增長,小我與集體融合。”這是張偉對學生的希冀。
“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形之中會成為學生的榜樣。”張偉說。
為了讓學生有更好的體能投入到學習中,張偉從初一開始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作為“教練”的他,則堅持跑步、登山、打球;要求學生講衛(wèi)生,不能隨便亂扔垃圾,他自己就隨手撿垃圾;要求學生不遲到,他就每天早上早讀之前到教室……在他的帶動下,班上的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很好地遵守學校紀律。
農(nóng)村的孩子一般基礎(chǔ)相對薄弱。張偉不排斥,不挖苦,不放棄,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一些學生學習習慣和態(tài)度不好,張偉就在班會課上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并在作業(yè)本上寫表揚性評語,鼓勵督促他們。憑著對工作的滿腔熱情與精湛的業(yè)務能力,張偉執(zhí)教班級的語文成績常居年級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