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2月5日訊 據(jù)福州日報報道,4日下午,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聽取了市政府關(guān)于城區(qū)水系綜合治理工作情況的報告。記者了解到,全市重點防治的47個易澇點目前已整治完成41個。在剩余的6個易澇點中,三八路易澇點計劃在明年底前完成整治,其余5個將在年底前完成整治。
為全面提升城市防洪排澇能力,高水高排、新建“六湖三園二池”蓄滯水體工程等措施多管齊下。目前,江北城區(qū)山洪防治及生態(tài)補水工程東線、北線、西線3個標段共10個施工點已全面動工建設,建成后中心城區(qū)防洪排澇標準將由目前的7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記者獲悉,蓄滯水體工程建設完成了井店湖、澗田湖、義井溪湖、溫泉公園湖,有力保障了今年度汛;晉安湖正在動遷,明年春節(jié)前動工建設,2019年底完工;琴亭湖明年6月前完工準備度汛;洋下海綿公園已建成投用,斗頂雨洪公園、八一雨洪公園年底前完工;斗門公交場站地下蓄水池正在建設,明年底前完工;光明港清淤也將于明年6月底前完工。
我市還采取整治污染源、開展黑臭水體專項治理等措施,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水體環(huán)境。目前以西湖周邊和重點河道沿線為試點開展的污染源排查和整治工作已完成,城區(qū)43條黑臭水體沿線排查出的895家重點污染源將于明年1月全部完成整治。30條黑臭水體完成了清淤,鼓樓區(qū)梅峰河、臺江區(qū)三捷河、倉山區(qū)吳山河、晉安區(qū)東郊河等8條黑臭水體整治11月30日已見成效,本月10日前將再完成陽岐河等4條黑臭水體治理,本月20日前再完成竹嶼河等13條黑臭水體治理,本月30日前所有黑臭水體基本完工,消除黑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