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隱痛一天
男嬰“掉”進馬桶
僅隔了三天,21日晚9時許,福州大雨傾盆,35歲的小玲(化名)也腹痛難忍。救護車只花了5分鐘,就趕到她家,當時,小玲正坐在馬桶上,她看到醫(yī)生才站起身。家人眼尖發(fā)現(xiàn)馬桶里都是血,隱約可以看到一個嬰兒,護士林紫琴趕緊戴上手套,撈起那個嬰兒,竟是個男嬰,連著胎盤、臍帶,全掉在馬桶里,但他全身青紫,沒有生命跡象。
“流產了!”醫(yī)生趕緊把小玲扶上床。小玲告訴醫(yī)生,她懷的是二胎,僅孕23周,壓根沒想到會流產,當天,她就感覺肚子隱隱作痛,還有一點點出血,但雨下得太大了,她就想在家觀察一下,不料,到了晚上,肚子一陣陣地疼,大約疼了2小時,她感覺不對勁,才趕緊撥了120。在電話里,醫(yī)生叮囑她趕緊躺下,但她突然想大便,就去了衛(wèi)生間,不料,一使勁,胎兒就掉出來了。當晚,救護車緊急把小玲接回醫(yī)院,兩天后,她出院了。
林紫琴護士說,小玲已生過一個孩子,可能是宮頸口比較松弛,胎兒又比較小,流產時,她把宮縮誤以為是便意,才去了衛(wèi)生間。而胎兒未滿28周,呼吸系統(tǒng)、心臟等都未發(fā)育成熟,娩出后無法成活,但家屬不愿做病理報告,不知道流產的原因。
急產率增高
二胎媽媽是高危人群
“胎兒和產婦都存在危險!”邱茜醫(yī)師說,從產痛到完成分娩,只要少于3小時就稱為“急產”,發(fā)生率約2%,尤其是經產婦,她們可能比初產婦更容易疏忽,因為生第二胎和生第一胎的速度大不相同,很多經產婦尚未見紅,只稍微感覺肚子緊繃、腰酸、陰道黏液較多,子宮頸口可能已開了兩三指,一旦痛起來,就已經來不及了。
網絡圖
她提醒,宮縮時,可能下腹墜脹,感覺像要拉大便,被很多準媽媽忽視了。其實,這是胎兒往下壓迫直腸,產婦才會有便意。因此,產婦遇到宮縮、見紅、破水、墜脹、便意感、腰疼等征兆,要及時就醫(yī),特別是分娩次數(shù)較多的產婦。
在該院急診科工作10多年的護士郭華燕也說,幾乎每個月都會接診10多個急產的產婦,尤其是開放二胎后,醫(yī)護人員在院外接生的次數(shù)明顯增多。孕婦懷孕后,要定期產檢,臨近預產期,不要從事重體力勞動,不要遠行,防止出現(xiàn)意外。若遇到突發(fā)狀況,產婦不要隨意移動身體,并撥打120急救電話,等待醫(yī)生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