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2月6日訊 今年春運,往來福州的朋友應(yīng)該實實在在地享受到了地鐵的福利了吧!
作為福建首條地鐵,截至2月2日,福州地鐵1號線已安全開行列車7032次、總客運量達318.2萬人,為大家的出行帶來了快捷、便利的享受。
那么,未來福建的地鐵網(wǎng)絡(luò)將呈現(xiàn)怎樣的交通格局?
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福州地鐵的建設(shè)者,聽他描述這個對來說與眾不同的地鐵時代。
▲ 《問答2016:地鐵時代如何到來?》
每天乘坐幾趟地鐵,檢查試運營情況,是羅世俊現(xiàn)在每天的工作。大家期待多年的福州地鐵終于通車了,羅世俊說,當市民知道他是地鐵建設(shè)的副總工程師,都向他伸出了大拇指。
這條被專家譽為具有多項世界性難題的地鐵,其施工難度之高讓作為專家的羅世俊感到壓力巨大。尤其是達道站到山藤站這段穿越閩江的線路,不到400米的區(qū)間,洞通就用了一年。
羅世俊 福州地鐵公司副總工程師:我們江底下過江要穿越一個硬巖,一個是上軟下硬,還有一個長距離的強透水性沙層,在水深30多米的江底下,要氣壓開倉換刀,在全國都是尚屬首例,曾經(jīng)被專家譽為是世界性的難題之一。我們通過對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發(fā)和運用,在江底下開倉換刀,在江底累計換了64把的刀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