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京村“厝梁礁”海蝕地貌景觀
東京墩
溯“帶魚冤案”始末
嶼頭島東京村,最為聞名遐邇的景點當屬厝梁礁。厝梁礁位于東京村前方一公里處海面上,宛若海上的“蓬萊仙境”,而與之緊鄰的,便是“碗礁一號”遺址。
遠遠望去,厝梁礁由兩塊巨石構(gòu)成,分別高25米、20米。令人稱奇的是,這兩塊巨石均由數(shù)塊巖石堆疊而成,宛若積木一般。這兩塊巨石中間留出不大不小的縫隙,可容一人站立其間撐開雙臂,當?shù)厝擞謱⑦@奇景稱為“一線天”。較矮的一塊巨石中部鏤空,形成了巨大的“拱形窗洞”,令人稱奇。
關(guān)于“厝梁礁”的傳說——“槍擔王”挑山石填海,早已成為嶼頭島人民津津樂道的神話故事。而如今矗立于東京村村頭的“東京墩”,則記錄了一段東京村的艱辛過往。
“公元1737年3月,清朝皇宮一品帶刀侍衛(wèi)與三省巡按視察閩、浙、贛三地,途徑福建平潭嶼頭海域時乘船遇險,并不慎將尚方寶劍掉落在東京五礁。為找回寶劍,三省巡按動用了百名官吏進行大搜捕,轟動了閩清周邊數(shù)縣。此案也造成了東京村一名男丁死亡,十七名男丁充軍的冤情。”東京村的老鄉(xiāng)賢們聚在一起,向我們介紹道,“當時東京村受害者家屬向主審此案的官吏送上了一條帶魚,官吏得知之后,便疑惑說這么大的一個案子,竟只送了區(qū)區(qū)一條帶魚來?后來,主審官的義女將帶魚烹飪后上桌,僅僅一條魚尾便裝了一個大臉盆。主審官便奇道,這條魚有多大?魚尾竟然能夠裝滿一個大臉盆,真是聞所未聞。義女便告訴主審官,這條帶魚重達36斤。主審官聽后沉思片刻,立刻意識到,這件案子必然有冤情,便將案子重新審過。”
“為了消災避邪,同年7月,全村36戶人家,歷時5個月,道夯筑土墩,祈求天地庇佑東京村村泰民安。同時也告誡村民與人為善,以鄰為伴。”村里的老鄉(xiāng)賢介紹說,“今年6月,我們還立碑緬懷,銘記先祖教訓。”
此外,嶼頭島東京村的“八馬墓”、樂嶼村的“媽祖廟遺址”、嶼南村的“今觀音”無一不彰顯著嶼頭島深厚的文化底蘊與虔誠的海島信仰。“嶼頭島不僅風景秀麗,擁有濱海風光,還有許多傳奇故事、民俗傳承與名人故居遺跡,我們希望以文化作為旅游的底色,將嶼頭島建設(shè)成為平潭的‘后花園’。”嶼頭鄉(xiāng)黨委副書記王向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