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改造楊橋路橋等橋梁
因影響白馬河與西湖互通,西湖水閘也要進行改造,楊橋路橋將在橋下建步行道,方便行人穿行
福州的內河通航計劃并不止于西湖與左海的互通,接下來,福州還將改造西湖水閘,實現白馬河與大西湖的互通,構筑一條獨特的福州水上觀光線路。
昨日,記者從市城建部門了解到,西湖現在的水閘影響通航,西湖與左海連通工程完成后,西湖的水閘將進行拆除改造。但值得注意的是,改建的西湖水閘將延續(xù)目前西湖水閘的建筑風格,以古典的風雨廊橋與水閘相結合的方式,營造出具有厚重歷史感的文化景觀。由于西湖與白馬河水位存在高差,目前的初步方案是采用翻版船閘的形式設計,來保證白馬河與西湖之間的通航。
那么內河橋梁現狀是否具備游船通航時可行條件?
據相關人士介紹,白馬河現有的凈寬、凈高、水深等條件基本上滿足行船的標準,適合通航載客量6~8人的中等游船,但需要對白馬路沿線部分的跨河橋路進行改造。這些橋梁包括楊橋路橋、交通路橋、工業(yè)路橋。其中,楊橋路橋的管道凈高僅1.5米,交通路橋、工業(yè)路橋高水位時管道凈高低于2米,這些都不滿足凈高最低2米的標準,需要進行橋梁管道的拆除。
據介紹,凈寬3米、凈高2.5米、水深大于1米的橋梁,可以通航可站立帶頂篷游船大福船,航速約9~10km/h。凈寬2米、凈高2米、水深小于0.8米的橋梁,則適合可坐式帶頂篷游船普通電動船,航速約6~8km/h。
以楊橋路橋為例,初步的方案是拆除舊橋進行重建,并加寬河道,滿足橋下步道通行,橋梁新建后,將在橋下兩邊分別建成寬度為8米的步行道,方便行人穿行。市城建部門相關人士表示,目前考慮到一旦該橋重建,會加劇楊橋路的交通壓力,因此,具體方案仍在研究中。
將串聯三坊七巷、上下杭
通過水路或陸路方式,連通白馬河與三坊七巷;通過連接三捷河,連通白馬河與上下杭
白馬河通航河道建設完成后,西湖、白馬河將正式互通游船,市民們也可乘游船一覽白馬河沿途景色。
而根據規(guī)劃,西湖與白馬河的航道將會形成福州一條獨特的旅游景觀帶,在沿途將會串聯起三坊七巷、上下杭等景區(qū)。相關人士表示,西湖白馬河航道屆時將會從上到下串聯起左海公園、西湖公園、省美術館、東街口商圈、芍園文化創(chuàng)意園、三坊七巷、烏山、上下杭等熱點地標。
為了讓白馬河與三坊七巷形成連通,將會讓白馬河航道與周邊慢道進行對接,通過水路或陸路的方式,直接銜接白馬河及安泰河交接處,通過慢道與三坊七巷連通。此外,或還將通過連接三捷河,實現白馬河航道與上下杭的互通。
該人士表示,西湖白馬河航道正式通航后,福州將會形成一條風格獨特的水上景觀旅游線路,大大提升福州旅游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