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建議
資深攝影人:
新興職業(yè)帶動旅游 為城市引入“自來水”式流量
“陪拍對旅游的帶動是很明顯的,它會在游客中間形成自發(fā)式的傳播,‘自來水’式的流量對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都有明顯的提升作用。”泉州市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潘登介紹,當下新興的陪拍其實源自20年前興起的旅拍,只不過十幾年前以婚紗旅拍為主,個人私拍是很小眾的。他認為,隨著抖音、小紅書等自媒體的走紅,游客把個人陪拍的照片上傳至自媒體,會在他的關注圈里形成新一輪的傳播,因此這對城市宣傳有極好的促進作用。
不過,他也建議,隨著游客和攝影師的涌入,對攝影師、店家要有一定的規(guī)范,降低野蠻生長帶來的負面影響。城市也應該順應游客的喜好,提升相關環(huán)境,提升游客的觀感和體驗感。
“如果陪拍師在拍照時,可以向游客簡單介紹一下景點,看有什么特別之處,這樣游客的感覺是不是會更好?對以歷史文化名城著稱的泉州來說是不是更好?”經(jīng)營傳媒公司兼攝影教師的海帶先生建議,可以讓陪拍師學習相關知識后“持證上崗”。
專業(yè)導游:
兼顧陪拍和講解 可升級“私人定制”
一邊拍一邊玩,有人提出如果能加入講解就更完美了。
做導游十幾年的石先生也是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他介紹,自2014年起,他便與專業(yè)的攝影師合作,給旅行團的客人提供全程陪拍服務,抓拍為主,擺拍為輔。“一般一個團15人左右,一天走三四個點,一天的費用是1500元至2000元一團,包修圖,也有視頻。”石先生介紹,過去這種以參訪團為主,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擺拍少,兩三個月能接一單。今年3月份以來,這類業(yè)務逐漸增多,平均每個月能接兩三單,蟳埔是必去的打卡點。
“在車上就會把景點的歷史文化講一遍。”石先生解釋,如果要像蟳埔現(xiàn)在的陪拍模式,一個團兩三個人,又要講解又要認真拍攝,費用和時間都是問題,客源會非常少。“比如開元寺,講解可能需要1個小時,再拍1個小時,加上路上的時間,一個上午只能游一個景點。”石先生認為,陪拍模式的興起也預示著旅行小路線、隨心游、私人定制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現(xiàn)在不是也有那種不去熱門景區(qū),只在城市街巷逛逛的旅行,叫‘陪玩’。”石先生說。
陪玩博主:
由陪拍陪玩展開來 古城主打文化游、慢生活游
石先生說的陪玩,有個更潮的稱呼“CityWalk”,即客人只有一天或幾個小時時間,不游熱門景點只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閑游,以感受城市氛圍和肌理為主。
30歲的宋寧就是一名陪玩博主。“我的客群一般是收入穩(wěn)定的人群,他們走過的城市很多,不為旅游,只求閑散舒適的閑逛。在當?shù)卣覀€陪玩,是想通過分享來了解這座城市的生活方式。”宋寧說,她今年7月才加入這個行業(yè),目前接過的客人有律師、文創(chuàng)設計人員和民宿老板,陪他們吃吃飯喝喝咖啡,在中山路或博物館逛逛,和他們講講泉州人的生活。她介紹,這個客群素質較高,與他們分享泉州的生活方式,他們也會分享自己的經(jīng)歷,兩相受益。
“這種方式在別的城市并不新鮮,現(xiàn)在景區(qū)越來越擠了,很多人不想擠,也沒時間擠,就有了這種旅游方式。我覺得這種方式非常適合泉州,泉州可以主打文化游、慢生活游。”宋寧認為,泉州可以像組建古城講解員一樣組建一支民間陪玩隊伍,大家一起推介有泉州特色的CityWalk地點,在國慶期間讓部分游客避開人群感受泉州城市文化和氛圍。(記者 陳玲紅 莊麗祥 文\圖)
來源:東南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