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駕車出行的市民都能明顯感覺到道路的能見度低,幾十米外的路況都看不清楚。據(jù)泉州高速交警介紹,泉州高速轄區(qū)路況復雜,多為山區(qū)高速,霧氣籠罩,特別是靠近三明的永春、德化轄區(qū)路段,為山區(qū)海拔偏高地區(qū),霧氣更濃,提醒市民要注意防范。
交警介紹,霧天能見度較差,會影響駕駛員的觀察和判斷,易導致車輪打滑、視線受阻,引發(fā)交通事故。尤其在高速公路上,由于車速快、車流量大,給駕車出行帶來更大的安全隱患。
霧天行車,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打開霧燈、近光燈、示廓燈和前后位燈,能見度低于100米時,還要打開危險報警閃光燈(雙閃),但不能開啟遠光燈,因為漫反射會導致眼前一片白茫茫,更不利于觀察前方路況;大霧天氣能見度低,不利于觀察相鄰車道及對向來車情況,要盡量避免超車;同時也不能軋線行駛,否則會有與對面車輛相撞的危險,在彎道和坡路行駛時,應減速慢行;不要急剎車,如果突然急剎車,后車往往來不及反應,從而導致追尾;若需要剎車,可連續(xù)輕點幾下剎車,不僅可以起到提醒后車的作用,還有助于控制車速;必要時可以鳴笛,有助于其他機動車、非機動車以及行人判斷你的位置,有效防止意外發(fā)生。
如果車內起霧,應及時啟用前后窗除霧、后視鏡除霧等功能,并將出風口朝向前擋風玻璃,消除車內霧氣。必要時還可以準備一些除霧劑,放在車上備用。對于因能見度過低或發(fā)生事故等情況無法再向前行駛時,駕駛人應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及時將車輛停到應急車道,打開危險報警閃光燈,同時,車上駕乘人員也應立即轉移至安全地點,并撥打報警電話求助。
此外,春季常有“團霧”出現(xiàn)在高速公路、雨后山區(qū)等路段,其中,高速公路最為多發(fā),因此通常被人們稱作高速公路上的“流動殺手”。“團霧”與局部小氣候環(huán)境關系密切,而高速公路路面白天溫度較高,晝夜溫差更大,非常有利于“團霧”的形成。當高速公路上出現(xiàn)“團霧”時,一旦有車輛駛入,尤其是在車流較大的情況下,極易造成多車連續(xù)追尾事故。交警提醒,泉州高速轄區(qū)泉南高速104—113km(下洋附近)路段和政永高速283—293km(劍斗至感德)路段易有“團霧”出現(xiàn),市民出行需注意。(記者 黃楓 通訊員 林阿敏)
來源:泉州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