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們上門勸阻,不然我兒子可能就被騙了!”10月20日,泉州市公安局臺商區(qū)分局百崎派出所來到轄區(qū)郭先生家中,對郭先生可能正在遭遇詐騙的兒子小明(化名)成功進行勸阻。
小明今年23歲,平時會在網上玩虛擬幣,也喜歡玩各種短視頻APP,還會通過下載APP注冊個人信息賺零花錢。
由于小明此前在惠安上班,曾在惠安注冊安裝了反詐“金鐘罩”APP。近日,反詐騙APP的攔截系統(tǒng)向他推送了100多次的反詐預警信息,惠安警方也多次聯(lián)系小明,提醒他小心被騙,但小明不予理會,依舊不斷通過不明鏈接注冊個人信息,到后面干脆不接民警電話。
由于反詐平臺仍一直出現(xiàn)針對小明的預警,為避免他被騙,惠安警方將小明的情況反映給他戶籍所在地的百崎派出所。
百崎派出所獲悉后,立即啟動“宅急送”反詐運行模式。社區(qū)民警許海印當天上午趕到小明在白崎回族鄉(xiāng)的家中,發(fā)現(xiàn)小明沒在家。民警隨即讓在家的小明父親趕緊與在臺商區(qū)東園鎮(zhèn)上班的小明聯(lián)系,提醒他注意防騙后先行離開。
中午,許警官顧不上吃飯再次來到小明家,當面向小明普及防騙知識,告知他不要輕易參與刷單、虛擬貨幣理財投資等網絡詐騙,不要隨便在網上注冊個人信息,以免因小失大。聽完后小明也意識到自己可能正在遭遇網絡詐騙的風險,隨即向警方道謝,感謝他們如此奔忙只為讓群眾免受經濟損失。
據(jù)了解,臺商區(qū)公安分局百崎派出所推行“宅急送”運行模式(“宅”就是到家、“急”就是第一時間、“送”就是將預警勸阻、反詐知識送上門),實現(xiàn)“反詐套餐”快速精準上門入戶,讓反詐預警勸防工作“跑贏”詐騙分子,早一秒聯(lián)系到預警對象,最大限度為其挽回財產損失。
警方提醒,市民不要輕易打開不明網絡鏈接,不要隨意注冊個人信息,盡量避免從非官方資源下載程序。一旦中了木馬病毒,電腦內的支付寶賬號,甚至網上銀行等相關信息都存在風險。(記者許奕梅 通訊員王婉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