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泉州市南安市公安局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新期待、新要求,開展以偵破拐賣兒童積案、緝捕拐賣兒童犯罪嫌疑人、查找失蹤被拐兒童為內容的“團圓”行動,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目前,該局已成功助力47個家庭實現(xiàn)“團圓”夢。
拓展排摸維度 全力深挖巧比
“廣采樣、重篩查、補錯漏”,南安市公安局在全市鄉(xiāng)鎮(zhèn)(街道)設立免費血樣采集點29處,免費為相關人員提供血樣和DNA信息采集服務,擴充基礎信息底數。行動開展以來,南安市公安局共采集血樣340余份,接受群眾咨詢求助100余人。
因拐賣兒童案件具有跨區(qū)域、跨年代的特點,偵破難度較大,南安市公安局打拐辦積極與南安市婦女聯(lián)合會、相關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居(社區(qū))等有關部門密切配合,按照“一信息、一檔案、一專班”工作原則,全面梳理涉案關鍵信息,逐案與當事人見面核實,進一步梳理相關基礎檔案信息,切實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不僅如此,南安市公安局還牽頭負責涉拐基礎信息核查清理工作,成立專班逐項核查,針對“錯、漏、重”信息進行修改錯項、補全缺項、清理復項,重新采集血樣檢驗比對,完成基礎信息核查清理工作。
對群眾舉報和上級交辦的涉拐或來歷不明的兒童線索,該局還組織專人采取公開和秘密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深入開展線索核查比對。
完善手段機制 全面聯(lián)動提效
首先是制定方案。南安市公安局制定《全市公安機關“團圓”行動工作方案》,明確完善信息、宣傳發(fā)動、采集數據、比對核查、積案攻堅、認親確認等六項行動內容;同時,進一步完善快速查找失蹤被拐兒童機制,一旦接報相關警情,全市多部門聯(lián)動、快速反應,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查找解救失蹤被拐兒童;此外,建立公、檢、法溝通會商機制,準確把握案件定性,加快訴訟進度,確保盡快落地形成戰(zhàn)果。
其次是數據共享。為全面摸排疑似失蹤被拐或身份不明兒童信息,南安市公安局“團圓”行動專項辦會同民政、教育、婦聯(lián)等職能部門,建立協(xié)作機制和聯(lián)絡員制度,共享數據信息和案件線索,形成通力配合的工作格局,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能。
最后是技術比對。南安市公安局把開展技術比對核查作為實現(xiàn)親人相認、家庭團圓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對原有“全國打拐DNA系統(tǒng)”中的庫存數據開展加做遺傳標記、完善基因位點等技術工作,并派遣專人緊盯系統(tǒng)推送的DNA比對通報、反饋信息,一旦發(fā)現(xiàn)比對線索,將第一時間確認上報。同時,南安市公安局還主動與被拐出、失蹤地公安機關、屬地政府部門對接,全面了解失蹤兒童身體特殊標記、被拐人員兒時記憶等信息,綜合多平臺、手段全方位開展查找。
宣傳彰顯溫度 全民反拐尋親
南安市公安局從“多形式宣傳發(fā)動、齊助力認親團圓、厚濃度反拐氛圍”三方面入手。為方便群眾就近求助,該局先是發(fā)動協(xié)調傳統(tǒng)媒體、網絡平臺,大力宣傳“團圓”行動成效,通過微信公眾號公布全市29個免費采血點信息。
同時,南安市公安局還會適時組織宣傳小分隊,深入村居、角落,重點宣傳拐賣犯罪危害,增強群眾法治意識。據統(tǒng)計,該局通過第一時間“線上+線下”的多種渠道,累計組織了認親活動42場,力促失散多年的親人團聚。自行動開展以來,廣大群眾積極向公安機關提供線索,協(xié)助公安機關嚴打拐賣兒童犯罪,全面弘揚了社會正能量,進一步形成了全民“打拐”、全社會“反拐”的濃厚氛圍。
來源:央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