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1月19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何美嬌)昨日10點30分,隨著一陣汽笛聲響,滿載著50個集裝箱貨物的中歐班列,從泉州東站緩緩駛出。響亮的汽笛聲代替清脆的駝鈴聲,這列“鋼鐵駝隊”一路向北,駛向俄羅斯莫斯科,標志著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首次開行中歐班列。
據(jù)了解,此次中歐班列主要裝有衛(wèi)生用品、箱包、鞋服及工藝品等泉州輕工產品,貨物在泉州晉江陸地港驗放,裝載50個貨柜,貨重445.7噸,貨運總值1037.3萬元,班列貨源主要來自泉州晉江、石獅等地的工廠企業(yè)。
“這是在我們漳州車務段管內第一列所有車柜全部是本地貨、本地報關的班列”,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漳州車務段段長姜明富告訴導報記者,泉州中歐班列將會長期開行。該班列從泉州東站出發(fā),途經(jīng)贛州、九江、通遼等地,由內蒙古滿洲里口岸出境后,運抵莫斯科,總行程10960公里,預計用時20天,成為泉州與歐洲“新絲綢之路”的直通車。
“今天可太高興了,心情很激動,班列運著公司的貨品出發(fā)了,我們再也不用擔心有單沒法接,有活沒法干了。”美佳爽(中國)有限公司供應鏈總監(jiān)邱志強一臉欣喜地說。近兩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供應鏈受到影響,在海運費高漲,市場上出現(xiàn)一艙難求、一箱難求情況下,企業(yè)面臨著商品難以流通、庫存壓力大、資金難周轉等困境。邱志強告訴導報記者,貨物無法及時流通,公司生產效率下降,給公司運營發(fā)展帶了很大阻礙與困擾,“泉州至莫斯科中歐班列的開通,讓我們多一條運輸渠道和選擇”。
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首次開通至歐洲國家的鐵路國際物流通道,標志著泉州對外開放向更高層級邁出新的步伐,實現(xiàn)“海絲”與“陸絲”無縫對接,為“泉州商品出口歐洲,歐洲產品進入泉州”開辟一條安全、高效、便捷的國際進出口貿易大通道,為泉州深度融入“一帶一路”注入了新的動力。接下來,泉州將以此為契機,加快推進興泉鐵路黃塘站建設,打造多式聯(lián)運物流樞紐中心,著力構建“通道+樞紐+網(wǎng)絡”現(xiàn)代流通體系,充分激發(fā)泉州中歐班列的創(chuàng)造力和競爭力,推動班列開行常態(tài)長效,為泉州及周邊地區(qū)企業(yè)走出去、搶占市場賦能添勢,推動全市開放型經(jīng)濟邁向更高層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