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二手車 遭遇篡改公里數(shù)與配置
兩起案件中涉事車行均被判退款賠償
臺海網(wǎng)9月17日訊 據(jù)泉州網(wǎng)報道 公里數(shù)被更改,汽車配置與合同中不符……日前,鯉城區(qū)人民法院審結了兩起二手車糾紛案件。法官提醒,購買二手車務必對車輛進行詳細檢測,并認真閱讀合同。
4萬變8萬 到手車輛公里數(shù)莫名翻倍
今年3月份,于先生來到泉州某汽車貿易服務有限公司,準備購買一輛二手奔馳汽車。交易過程中,于先生表示欲購車輛行駛公里數(shù)需小于4萬公里。
隨后,車行向于先生推薦了里程表顯示為42414公里的案涉車輛,并出具相應車檢報告。盡管該車公里數(shù)與自己的意向存在一定差距,但購車心切的于先生還是與車行簽訂了《車輛轉讓協(xié)議》,并支付了部分購車款合計21.45萬元。
今年5月,于先生前往4S店進行車輛保養(yǎng)時,發(fā)現(xiàn)該車在去年11月實際里程數(shù)已達81977公里,與交易過程中約定的42414公里不符。發(fā)現(xiàn)車輛里程數(shù)被人為更改后,于先生要求車行對購車款給予退一賠三。但車行以里程數(shù)為前車主更改,且雙方約定的42414公里是在表里程數(shù)為由,不予退款及賠償。
溝通未果后,于先生將該車行及其法定代表人楊某起訴至鯉城法院。受理該案后,承辦法官在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經過調解,于先生與該車行達成和解協(xié)議,雙方同意解除購車合同,車行退還于先生購車款并賠償相應損失共計28.7萬多元。
四驅變兩驅 買到的二手車與合同不符
去年11月5日,蘇某在賴某經營的車行購買了一輛捷豹牌四驅二手小轎車。同日,雙方簽訂了《二手車交易合同》,蘇某依照約定支付34萬元購車款給賴某。
幾天后,蘇某在駕駛時發(fā)現(xiàn)車輛存在水溫偏高等多處質量問題,便將車輛送到汽修廠修理。此時蘇某才發(fā)現(xiàn)該車是兩驅車,不是合同中約定的四驅車。隨后,蘇某將車輛存在質量問題及車輛不是四驅車輛的情況告知賴某,并以存在合同欺詐、車輛存在瑕疵為由,要求賴某解除合同并退還自己支付的34萬元購車款。
雙方多次溝通未果后,蘇某將賴某起訴至鯉城法院,請求判決解除合同并由賴某退一賠三。受理該案后,鑒于雙方矛盾較大,承辦法官通知雙方當事人到庭進行調解。最終,雙方達成和解,賴某退還蘇某購車款并賠償相應損失共計40萬元。
法官提醒
購買二手車需留存關鍵材料
據(jù)承辦法官提醒,因為價格便宜或方便練手等特點,二手車成了不少購車者的選擇,但購買二手車也存在不少風險。市民購買時需確保二手車的法定證明文件齊全并檢查車輛狀態(tài),建議以第三方機構出具的車輛檢測報告作為判定車輛質量狀況的依據(jù)。此外,還應仔細核對合同約定條款,留存證據(jù),以便在產生消費糾紛時作為關鍵性證據(jù),確保后期有效維權。(記者 許小程 通訊員 辜偉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