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江區(qū)總工會送來裝著米、油、香菇等年貨的年夜飯禮包。
臺海網2月4日訊 據泉州網報道 “來這里20多年了,大家對我們越來越關心,很感謝。”頭戴防曬帽、穿著工作服的楊利華接過洛江區(qū)總工會送上的年夜飯禮包,開心地笑了。原本計劃去貴州貴陽女兒家過年,看看小外孫的她,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取消了計劃,留在洛江過年。
本想與女兒外孫團聚 最終決定留下過年
楊利華今年62歲,在洛江區(qū)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所工作。剛來泉州工作時,她的孩子才10歲,在老家貴州貴陽讀書。女兒出嫁后,她便只身一人留在泉州工作。環(huán)衛(wèi)工的工作雖然辛苦,但吃苦耐勞的她堅持了20多年。每天早上三四點就要起床,無論刮風下雨,嚴寒酷暑,她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外孫1歲多了,挺想趁過年去看看,但現在有疫情影響,只能再找時間去了。”楊利華說,在這邊工作,大家互相關心互相照顧,時間久了感情也深了,就像兄弟姐妹。“政府部門、愛心企業(yè)也很關心我們,送早餐、送生活用品等等,尤其是工會特別關心我們,看我們缺什么就送什么來,比如防曬帽、保溫水杯、羽絨服……特別溫暖。”另外,泉州的氣候適宜,也是她堅持留下工作的原因之一。
來自四川成都的王明席夫婦今年也打算留在泉州過年。平日里,他們是工作夫妻檔,王明席來泉州已經9年了,因為覺得不錯,三年前把妻子喊來一起做環(huán)衛(wèi)工。夫妻倆有兩個孩子,最大的孫兒已經18歲,都在四川。“挺想他們的,只能另外找個時間回去團聚了。”
八大禮包 讓外來務工人員暖心過大年
“環(huán)衛(wèi)工為城市的美化做出了突出貢獻,我們希望他們能留在洛江過個安心祥和的春節(jié)。”洛江區(qū)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杜麗卿介紹,平日里,工會根據環(huán)衛(wèi)工的職業(yè)特點開展一些關愛活動,由于他們經常在陽光下暴曬,就為他們買了防曬帽;由于他們經常喝不上熱水,就為他們買了保溫杯;為了讓他們在寒冬里感到溫暖,就給他們準備圍巾、羽絨服等等,希望能帶給他們家人般的溫暖。
據了解,為讓外來務工人員在“第二故鄉(xiāng)”過上一個歡樂祥和的新春佳節(jié),洛江區(qū)總工會送上八大禮包,除了暖心年夜飯,還聯(lián)合市總工會按每人200元標準發(fā)放新年紅包;“同享年貨節(jié)”,舉辦了三場線上年貨節(jié)活動;免費游洛江,共購買3000張門票分發(fā)給原地過年的職工;“包場看電影”,共安排16場工會專場電影,等等。(記者 龔翠玲 吳嘉曉 通訊員 陳家英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