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到時節(jié),霜信滿南州。”秋冬時節(jié),白鶴南飛,在中國南部的江西鄱陽湖越冬,從未在福建被記錄到。筆者日前在石獅濕地公園拍攝到了白鶴,使“白鶴不入閩”成為歷史。氣質出眾、自帶仙氣的白鶴被譽為鳥類“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只,是瀕臨滅絕的鳥類之一,屬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鳥類“活化石”白鶴
“白鶴首度造訪石獅!”前日,泉州市觀鳥學會有關負責人告訴筆者“會員在石獅記錄到三只白鶴”。11月17日,筆者前往石獅濕地公園尋覓鶴影,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蹲守,終于在濕地公園東北角發(fā)現(xiàn)了一只白鶴:一塊收獲后的藕田處,這只白鶴閑庭信步、并不懼人,站立時通體白色,喙和腳呈暗紅色;飛翔時,翅尖現(xiàn)黑色,其余羽毛為白色。雪白的白鶴與石獅濕地公園的綠意相稱,此情此景,令人心曠神怡。據在濕地公園耕作的農民介紹,這只白鶴已在這里停留了約20天。當日下午,筆者再訪濕地公園,可惜未能記錄到另兩只白鶴。
據福建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xié)會志愿者委員會主任委員、泉州市觀鳥學會會長吳軻朝介紹,中國是鶴類的主要分布地之一,在世界15種鶴類當中,我國就有9種,如丹頂鶴、灰鶴等。每年夏天,白鶴在西伯利亞繁殖,秋季到吉林、內蒙古、河北等地中轉,隨后98%的白鶴會到江西鄱陽湖越冬,春暖后再北上,此前在福建從未被記錄到。在泉州市林業(yè)部門公布的本市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當中,此前僅有黑鸛、黃腹角雉兩種,白鶴的加入,使之增至三種。
瀕危鳥類白鶴緣何眷顧石獅?吳軻朝介紹說,白鶴是少見的以素食為主的鶴類,以藨草根、藕根、苦草根為食,石獅濕地公園有大面積的藕田,能夠為白鶴提供充足的食物。此番白鶴從江西鄱陽湖繼續(xù)南下,可能與當?shù)氐臍夂蜃兓佰蛾柡挥嘘P。“石獅濕地公園是一塊福地!”吳軻朝進一步介紹說,除了白鶴,他們前幾天還記錄到從未到訪過泉州的白額雁。
2019年建成的石獅濕地公園,緊鄰泉州灣南岸,項目占地275公頃,是萬千鳥類棲息繁衍的“伊甸園”。近年來,石獅市委、市政府不斷加強生態(tài)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濕地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成效顯著,越來越多的候鳥到這里越冬,記錄到的鳥類超80種。
鶴翔萬里,來去千年。白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在民間常被稱為“仙鶴”。白鶴造訪石獅,石獅人有福了!
(來源:泉州通客戶端 林恩炳/文 茅羅平 顏華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