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部福建全球推介活動上,陳明良精湛的白瓷作品,贏得了海內(nèi)外嘉賓的贊許。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蘇獻忠創(chuàng)作《中國家規(guī)》的代表人物楊震雕塑作品
“中國白”風靡世界 “世界官窯”贏得榮光
第一個把德化白瓷稱作“中國白”的是法國人普拉德,他在《1692年巴黎通訊地址實用手冊》一書中首次寫出了Blanc de Chine(“中國白”),自此“中國白”開始風靡歐洲乃至聞名世界。德化瓷,成為歐洲國家皇權和身份的代表之一;德化,因此有了“世界官窯”的美譽。
德化瓷傳到海外 受到歐美貴族追捧
“既多且美”,這是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對德化瓷器的由衷禮贊。這位曾在中國生活17年之久的意大利人回國后,不但帶去了德化瓷,還在游記中記述德化瓷器及其燒制過程?!恶R可·波羅游記》的廣泛流傳,使“迪云州”(指德化)的名字在世界各地不停地游走。
泉州是千年“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在宋元時期,泉州是“東方第一大港”,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有貿(mào)易往來。德化全縣目前已發(fā)現(xiàn)有唐、宋、元、明、清至民國的窯址多達245處,全縣18個鄉(xiāng)鎮(zhèn)都有古窯址分布,可見窯火之盛,陶瓷文化之悠久。德化的陶瓷溫潤、明凈、典雅、精巧,成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輸出商品。
據(jù)記載,在中國瓷器進入歐洲以前,西方人日常應用的器皿都是以陶器、木器和金屬器為主。所以瓷器一傳入歐洲,立即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擁有中國瓷器成為歐洲上層貴族身份的象征。17世紀,德國的三任皇帝都收藏了大量的德化白瓷,雖然歷經(jīng)戰(zhàn)亂,至今仍存有400多件德化瓷塑精品。20世紀60年代,法國總統(tǒng)在凡爾賽宮舉行盛大國宴時還隆重使用200年前皇家陶器工廠生產(chǎn)的仿制德化“象牙白”餐具。
在德化縣順美海絲陶瓷博物館中,游客進門后看到的第一件瓷器,是館內(nèi)最中央的位置 “馬可·波羅罐”,那是典型的德化青白釉瓷罐,與馬可·波羅曾經(jīng)帶回去的瓷器同款。“馬可·波羅罐”是有文字記載的第一件到達歐洲的中國瓷器,目前收藏在威尼斯圣馬可教堂。
有趣的是,在博物館內(nèi),除了觀音、達摩等一些經(jīng)典瓷塑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具有西方風格的軍持、咖啡杯等日用瓷,以及來自圣經(jīng)等基督教題材的小工藝瓷。據(jù)學者研究,那是千百年前,德化人根據(jù)外國客戶的文化、風情、習俗等需要而設計生產(chǎn)的“私人定制”的“外國風”瓷器,足見當時德化瓷對外貿(mào)易交流的繁盛與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