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7月12日訊 據(jù)泉州晚報報道,7月11日,泉州公交集團收到一封特殊的信,寫信人是來自江蘇鹽城的吳老伯。今年71歲的他在信中說,近日來泉州旅游時,在泉州市區(qū)城西路孟衙巷口坐上K901路公交車,乘車過程中,司機蔡輝欽師傅在約30分鐘的路程里,接連為包括他在內(nèi)的3個旅客提供幫助。事雖小,但蔡師傅的熱心腸還有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讓他很感動,就決定寫這封信,表揚司機,也贊美泉州這座美麗的城市。

蔡輝欽師傅

蔡師傅耐心等待吳老伯上車
半小時內(nèi) 司機熱心幫助三乘客
記者通過監(jiān)控和吳老伯的信得知,7月3日早上7點34分,吳老伯在市區(qū)的城西路孟衙巷口坐上K901路公交車,說要到晉江市公安局。
其實吳老伯要去的是晉江南苑大酒店,由于公交站牌上沒有該站名,人生地不熟的他只好說到“公安局”。蔡師傅聽后,很熱情地告訴吳老伯:“你到陽光天橋下車,下車右拐再左拐,進巷口向前直走300米便到酒店了。”生怕吳老伯忘記,蔡師傅又交代了一遍。
7點40分,當(dāng)車輛途經(jīng)浮橋站點時,站臺上一位上了年紀的婦女招手,蔡師傅便停靠開啟車門。婦女連續(xù)問了蔡師傅幾個線路問題。蔡師傅解答后,婦女又稱先不上車了。蔡師傅揮手告別又繼續(xù)前行。這事發(fā)生時,吳老伯就坐在司機后面的座位上。
7點54分,又上來一位欲前往泉州動車站的女乘客,但不懂怎樣轉(zhuǎn)車。蔡師傅建議她:“前面一站下車,右拐直走至紅綠燈處再向左拐進入巷子,出巷子后對面就是K901路的公交站,可直接到動車站。”女乘客下車后,蔡師傅還叮囑她注意站臺上是否有站牌。
深受感動 老伯寫信表揚點贊
吳老伯在信中說,目睹了這一幕又一幕,他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起身走到蔡師傅身旁,并從“車上營運照”上得知蔡師傅的名字。吳老伯說,見到他走過來,蔡師傅還詢問是否有事要幫忙。“沒有,但您是我們乘客的貼心人,熱心的好司機,我要為您點一個大大的贊!”吳老伯說,面對他的表揚,蔡師傅憨憨地一笑表示,“這是我作為公交司機應(yīng)該做的,很正常的事”。
吳老伯說,當(dāng)時他起身坐到蔡師傅駕駛座后面的座椅上,是想聽聽蔡師傅是否會對那位不坐車光攔車問路的婦女有怨言,讓他感到欣慰的是,蔡師傅毫無怨言,這讓他更為感動,“蔡師傅這是敬老,這是包容”。雖然他覺得問路婦女的行為有點不妥,但又覺得她是幸運的、幸福的,因為她遇到了一個熱心腸的司機。
在吳老伯的表揚信中,記者看到這樣一段話:“蔡輝欽師傅不厭其煩的行為,可見美麗大泉州市民的素質(zhì)與精神面貌,充分體現(xiàn)了泉州公交文明而特質(zhì)的營運風(fēng)范與高尚的職業(yè)情操。我這個七旬老人由衷地向蔡輝欽師傅致敬,向蔡師傅身邊的同行師傅問好!”
做好分內(nèi)事 讓每個乘客感到溫暖
記者從泉州公交集團環(huán)灣公交公司獲悉,38歲的泉州人蔡輝欽師傅今年來到該崗位上班僅4個月,但他已經(jīng)摸清這條線路的門道,什么時間段、什么站點,上下車的老人最多,每次到了相應(yīng)時間和站點,他??康臅r間都會特地久一點,讓老人坐好了車輛才起步。
“有很多乘客,尤其是初來乍到的外地人,往往不懂得怎么轉(zhuǎn)乘。”蔡師傅告訴記者,同一問題一天要回答幾十遍,起初他也有點不適應(yīng),現(xiàn)在已經(jīng)習(xí)慣了。得知來自江蘇的游客吳老伯專門寫信表揚他,蔡師傅很不好意思。“這是我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我的責(zé)任,很正常,沒什么好表揚的,讓每一位乘客都能夠感受到溫暖,是我每天最開心的事。”蔡師傅說,他今后會繼續(xù)保持,希望能感染更多的駕駛員,讓更多人喜歡坐公交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