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孩子前來借書看書
臺海網(wǎng)7月3日訊 據(jù)泉州晚報報道,位于惠安縣紫山鎮(zhèn)紫山村下村自然村的“共享書屋”,遠沒有城市圖書館和書屋的漂亮壯觀,但里面4000多本各類書籍,已然成為山村小學生的“精神食糧”。
出于感恩,嫁到惠安多年的川妹子唐佳,于去年6月自費籌辦了這個“共享書屋”,供孩子們免費閱讀和借閱。一年多來,“共享書屋”有了300多名固定、長期借閱的小讀者,外借書籍達上萬本(次)。這個小小“共享書屋”,點燃了山村孩子的閱讀興趣,帶領他們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
輻射10多所小學 縣城孩子也來借書
沿著惠安惠西大道往紫山鎮(zhèn)紫山村下村自然村方向的水泥路一路進去,溪邊一幢門牌號為126的民宅大門口,豎立著一塊寫著“紫山共享書屋”幾個大字的牌子。
昨日上午10點多,記者來到書屋,正是學生頻繁來往之時。書屋主人唐佳說,上午7點多到目前,已有20多個小學生來借書看書了。
書屋不大,只有20平方米左右,擁擠地排放了10余個書柜和一些箱子,里面放滿了各式各樣的書本,涉及自然、科學、文學、歷史、地理……種類不少。在書柜前,城南實驗二小一年級的黃詩穎和幾個同學正在挑選自己中意的書本?!墩{色盤市長和綠毛驢》《親愛的笨笨豬》《姜小牙上學記》……他們開心地找到這幾本好看的書籍,找唐佳登記后,黃詩穎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帶黃詩穎前來借書的媽媽說,女兒特別愛看書,家里的藏書都看完了,趁著暑假回娘家,她就帶著女兒來“共享書屋”借書。家住附近的陳天翔是紫山龍石小學三年級學生,他已來此借過幾十次書,早已輕車熟路了。
記者了解到,前來借書的有不少人是特地從螺陽、黃塘,甚至縣城趕來的。“輻射10多所小學的學生吧。”唐佳說,這其中,以紫山中心小學等本地的小學生居多。“不少學生都由父母載他們來借書,隔幾天又來換幾本。”
感恩地震時受助 建書屋回饋社會
唐佳的“共享書屋”,緣于樸素的心愿。
唐佳的老家位于四川省德陽山區(qū)一個非常偏僻的小村莊。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時,她們村莊通往外界的道路嚴重受損,而鄰近一個化工廠毒氣泄露,村民們捂著毛巾撤離,但幾乎沒有路可走。好在解放軍和其他救援人員進入村莊,幫助整個村莊村民安全轉移。她被砸傷的奶奶也在部隊醫(yī)生的治療下痊愈。這次地震對她的影響極大,她永遠感恩其他人的幫助。
不久后,她在四川成都認識了惠安人孫集杰。2011年,她嫁到惠安。“一方面我自己愛看書,另一方面兒子念小學閱讀量也在不斷增大。”唐佳說,閱讀對孩子非常重要,不少村民外出打工,許多孩子留守,放暑假時除了做作業(yè)沒有地方閱讀,有的甚至整天看電視、玩手機,因此她就想著自己辦一個公益性質的書屋,讓村里的小學生們能免費看書。
唐佳是附近一所小學的老師,她找出家里所有適合小學生的書籍,又購買了上千本的書籍。去年6月9日,“共享書屋”正式開放。起初,前來看書、借書的只有本村和周邊村莊的孩子們,開放時間也只是唐佳下班后的中午和晚上。后來,越來越多的孩子匯聚書屋,高峰期時,書屋里有二三十名小學生在借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