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4月13日訊 據(jù)泉州晚報報道,她是“街友”們眼中的好朋友,能說上掏心窩的話;她是29個孤殘兒童的好媽媽,她用陽光般透亮的母愛,溫暖孩子們的心扉。
她是南安市社會福利中心(包括南安市兒童福利院和南安市救助站)負責人李惠瓊。11年來,她在流浪漢和孤殘兒童身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默默地履行好朋友和好媽媽的職責。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民政部聯(lián)合評選“全國民政系統(tǒng)勞動模范”,李惠瓊是泉州市唯一榮獲此項榮譽的人。

李惠瓊(左)在街頭搜尋流浪人員,勸導(dǎo)他們進救助站接受救助。(南安市社會福利中心 供圖)
“街友”值得信賴的好朋友
從酷暑到寒冬,從車站到工地,從繁華街道到人跡罕至的橋洞,李惠瓊的身影常常出現(xiàn),和工作人員一起搜救流浪人員。她還適時策劃和組織社工、志愿者,開展“夏日送清涼”“暖冬行動”“接流浪孩子回家”等專項活動。
2017年冬天,南安遭遇50年一遇的嚴寒,為讓街頭流浪乞討人員安全過冬,李惠瓊白天黑夜連軸轉(zhuǎn)地走街串巷。一天晚上,在美林大橋橋洞,她發(fā)現(xiàn)一名年約七旬的阿婆躺在冰冷的地上,就勸導(dǎo)她進站避寒?;氐骄戎竞螅罨莪偘l(fā)現(xiàn)阿婆腿腳不方便,便幫她洗澡,為她煮上熱騰騰的雞蛋面線。第二天,李惠瓊通過各種渠道幫忙打聽阿婆的家人,幾經(jīng)輾轉(zhuǎn)聯(lián)系到老人在福建打工的兒子。
長期在南安乞討的江西人老巫,怎么也忘不了李惠瓊的好:冬天送來御寒衣服、被褥,夏天送來食物、飲料、礦泉水、藿香正氣水等,臺風(fēng)暴雨天,李惠瓊和工作人員還會特地跑到他常蹲點的新華路,勸他暫時進站躲避。幾個不愿進站的流浪人員,不僅在檔案中,在她的腦中更是掛上號。李惠瓊于他們而言,更是值得信賴的好朋友。
南安市救助站自2008年10月創(chuàng)建以來,在李惠瓊的帶領(lǐng)下,共救助7000余人次,幫助16人成功尋親,護送46人回家,為9名查無戶籍的“三無”人員采集DNA辦理戶籍、醫(yī)保、殘疾證,申請?zhí)乩簟?/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