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打拐DNA信息庫 相距千里的母子重聚
今年,南安市公安局民警洪序榮在DNA比對工作中發(fā)現(xiàn),在水頭務(wù)工的黃先生DNA血樣與貴陽市田女士夫婦的血樣相符,初步比對具有親緣關(guān)系。
為了幫助雙方團聚,今年7月,洪序榮聯(lián)系了黃先生,得知他在漳州打工,便前往漳州為他采集血樣,提交泉州刑偵支隊進行再次比對。同時,南安市公安局通過多種渠道,聯(lián)系了在浙江的田女士,最終確定田女士就是黃先生的母親。
分開27年后再次重逢,黃先生已是一個孩子的父親。“特別是身為人父后,更能體會子女在父母心中是最難割舍的。我以前也曾想過尋找自己的父母,但人海茫茫,不知道從何找起。”黃先生表示,以后會帶著妻兒多回老家,和家人相聚,“今天先帶媽媽和姐姐在南安玩一玩,再去惠安和我的養(yǎng)父母見面”。
得知兒子已經(jīng)成家并有了孩子,田女士很開心。“現(xiàn)在不僅找到了兒子,還有了兒媳婦和孫子,感覺好幸福。”田女士說,至于兒子是否回老家認親,她尊重兒子的想法。“知道他在這里好好的,我就心滿意足了,反正現(xiàn)在交通這么便利,隨時都可以來看他們。”
據(jù)了解,為解決兒童被拐多年后體貌特征發(fā)生變化,親生父母難以辨認的問題,公安部于2009年建立了全國打拐DNA信息庫,采集失蹤被拐兒童親生父母的血樣檢測入庫,同時采集來歷不明、疑似被拐兒童血樣檢測入庫,自動盲比是否符合親緣關(guān)系。
“還沒有找到子女的家長或者懷疑自己是被拐孩子,與其大海撈針、漫無目的地東奔西跑,不如主動到當?shù)毓矙C關(guān)采集DNA血樣,借助打拐DNA信息庫尋找。”南安市刑刑偵大隊黃添民警官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