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6月29日訊 據(jù)海絲商報報道,“我們村好幾年前就沒人大肆操辦喪事了。腰鼓隊、花圈、牌匾都少了,也不給腰鼓隊人員分發(fā)香煙了。喪事宴也從原來的三菜一湯變成咸飯加湯。”南安市水頭鎮(zhèn)星輝村76歲村民沈鐵告訴記者,他已經(jīng)有五六年沒見過村民在喪事上鋪張浪費了。
5年前開始推行簡辦喪事
雖然移風易俗推行已有兩三年之久,但是不少農(nóng)村置辦喪事依然相當隆重,鑼鼓隊、儀仗隊、拍胸隊……應有盡有,而且持續(xù)周期長,少則3天,多則一周甚至半個月。早在5年前,星輝村就已開始實施簡辦喪事了。
當時還沒有移風易俗一說,星輝村兩委及村老年協(xié)會認為病亡本身是一件令人傷心的事,不宜大肆操辦,而且大辦喪事對經(jīng)濟不好的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甚至有的家庭為了操辦一場喪事還要全家舉債。
為此,村委會和老年協(xié)會經(jīng)過協(xié)商,一致認為應該改變這種傳統(tǒng)辦喪事的不良風氣,要求村民簡辦喪事,將鑼鼓隊控制在3支以內(nèi),花圈控制在5個以內(nèi),牌匾控制在5塊以內(nèi),喪事前后時間控制在3天內(nèi)。
“過去,村里很多人家,辦個喪事至少要請5至7支腰鼓隊,普通的腰鼓隊一支要1500元,而大樂隊一支則要3500元,如此算來僅這些奏樂的就要2萬元的支出。而且每場喪事參與人數(shù)都有200人左右,每人都要分發(fā)一條毛巾,男士還要多發(fā)一包香煙。毛巾一條9.9元,香煙一包20元,按200人算的話,也要6000元。加上宴請、牌匾、花圈等,一場下來,至少要花個六七萬元。”星輝村黨支部副書記沈新水說,行情價在那,就算一些揭不開鍋的家庭也不敢輸陣,哪怕是借債,也要把喪事辦好。
沈新水告訴記者,簡辦喪事一經(jīng)推廣,就得到大部分村民一致叫好。“為了操辦一場喪事就要拿出六七萬元,那可能是很多人全年的積蓄。與其死后鋪張浪費,不如生前厚養(yǎng)。”
“推行前期,有個別有錢人家還是執(zhí)意大肆操辦,我們村委會和老年協(xié)會都有過去勸說。漸漸地,大家都歸簡辦后,也就沒有人家故意高調(diào)。”沈新水說。
簡辦后每場至少省2萬
“過去,一場喪事,花圈都可以從村頭排到村尾。有錢人家親戚朋友多,來者均送花圈、牌匾等。”沈新水說,這些東西當天都是要燒了,花圈一個100元,一燒就是上萬元。不僅污染環(huán)境,還浪費錢。
而現(xiàn)在,村里不限制喪主友人送花圈,但是實物必須控制在5件以內(nèi),其余變換成金錢交由主人,而送的友人名單則選擇在出殯儀式上進行宣讀,以示感謝。
除此之外,現(xiàn)在出殯現(xiàn)場,不再分發(fā)香煙,但依然保留每人一條毛巾的傳統(tǒng)。不發(fā)香煙,又可以省去5000元左右。喪事餐也降低標準,從原來的三菜一湯變成了咸飯配湯,費用也減了大半。
“簡辦喪事后,最少可以少花費2萬元以上。”沈新水說,辦喪事是為了送別先人,不為攀比,更不應該為了面子,窮了要繼續(xù)生活的人。
沈新水坦言,星輝村在移風易俗上不止于簡辦喪事,還對滿月、周歲、封頂?shù)绒r(nóng)村傳統(tǒng)操辦習俗進行簡化。限制宴席桌數(shù),禁止全村分發(fā)炸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