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男子在街頭發(fā)放講座的傳單
又見套路 交錢退錢繞暈人
一盒“免費”雞蛋、一場“專家會診”、一次“體檢贈送”、一聲“爸媽”……這些暖心的關(guān)愛,很可能都是精心布置的消費陷阱。徐大爺今年65歲,是一名退休教師,用他自己的話說“到現(xiàn)在我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就相信了”。
有一次,老朋友約徐大爺?shù)绞袇^(qū)一家酒店參加“會議”,主辦方一開始就聲明了會議的公益性質(zhì),第一天專門講有關(guān)老年保健方面的問題。結(jié)束時,老人們領(lǐng)了一些紀念品。第二天,“專家”現(xiàn)場播放了不少老人病死的畫面,看得人心惶惶。隨后,專家開始介紹一種膠囊的“國家級”科研成果,把它的功能說得神乎其神。當天,工作人員讓大家買一種卡,一張只要100元,憑卡就能得到一瓶膠囊。多數(shù)人看錢不多,就買了卡,而憑卡另外交1000元的老人則拿到了整盒12瓶膠囊,并被告知次日會退款。
第三天,在開會前,工作人員先是把100元的卡退了,每人還多給了20元,又讓前一天交1000元的人上臺,詢問膠囊的效果,并當場把1000元退回,還給每人發(fā)了500元。
主辦方給的“甜頭”,讓在場的老人們印象深刻。當天會議結(jié)束,“專家”再次讓大家領(lǐng)100元的卡,每張卡再收3000元,就可得3盒原價上萬元的膠囊。工作人員保證,下次開會時會將錢如數(shù)退回。當時,上百名老人都交了錢,領(lǐng)走保健品。
第四天,大家又都按時去了,目的只有一個,去拿退買保健品的錢。未想,這次主辦方并沒有先退錢,而是拿出另外幾款保健品,一一介紹。不過,對于退錢的事卻一字未提。會后,覺得不對勁的老人高喊“騙人”,可是沒人理會。
吃了產(chǎn)品 六旬老伯差點暈倒
69歲的王阿伯講述了他花3000元買了一堆保健品的經(jīng)過。王阿伯是市區(qū)一小區(qū)的保安,平時總能看到小區(qū)里的老人去聽課,回來時手里還提著點小禮品。“免費聽課還能免費領(lǐng)取小禮品,還有這樣的好事?”王阿伯動了心思,就想去看看。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一張傳單,上面寫著“向市民免費發(fā)放無油煙鍋”,還限定了“年滿60周歲以上”的條件。王阿伯心動了,撥通電話后,客服讓他到酒店聽課領(lǐng)禮品。
王阿伯聽了兩天的課,也領(lǐng)了不少禮品。白拿的小禮品多了,他心里有點過意不去,看到別的老人都買了保健品,他也刷信用卡買了3000元的保健品。沒想到的是,連續(xù)吃了3個月后,有一天晚上,王阿伯突然暈眩差點暈倒,老伴氣得將剩下的保健品全部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