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自掏腰包 簡單卻很溫暖
要辦愛心廚房,想法很好,但沒錢啥事都干不了。陳英強就與時年84歲的老父親商量。他的想法得到老父親的大力支持,老人家還掏出4000元錢資助他。
“我自己也掏一些錢出來,就開始辦愛心廚房。”說干就干,愛心廚房很快開張,受到留守老人們的歡迎。
今年97歲的許鳳和96歲的陳成畫,多年來獨自住在老房子里,平時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自從愛心廚房辦起來后,兩位老人每次都積極參加活動。
“這里就像我們的另一個家,平時每場有8—10桌,最多的時候15—18桌。”陳阿婆經(jīng)常和老年協(xié)會的幾名志愿者在廚房里幫忙。每次他們都要早早地過來準備食材。她說,平時大家吃得比較簡單,但每次都有豬腳。遇到節(jié)假日,還會加菜,有牛羊肉、龍骨燉蘿卜、白鴨湯等。

陳英強常年進村入戶,了解老人們的需求。
眾人大力支持 活動越辦越多
一開始,經(jīng)費有限,大家商定每個月的2日作為愛心廚房定期舉辦日。
“我捐點錢,就是想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陳英強說,要辦好愛心廚房,僅僅靠幾個人的力量是行不通的??吹嚼先藗兊淖兓?,支持參與活動的村民越來越多。
“大家有錢的捐錢,沒錢的村民還特意挑幾擔柴火送到愛心廚房。”猛虎村黨支部書記陳少白說,后來,鄉(xiāng)賢們知道了,也紛紛慷慨解囊。村民陳明鑒身在外地,每年都匯錢過來。鄉(xiāng)賢陳能場遠在深圳,去年從鄉(xiāng)親發(fā)的微信中了解到愛心廚房后,于當年10月捐了5000元錢。今年他回鄉(xiāng),買了164桶食用油,送給參加愛心廚房的留守老人。
眾人拾柴火焰高。如今,有了資金、場地支持,愛心廚房每月增加一次,村里的其他活動也辦得越來越有起色。村里不僅設立了老人服務站,添置辦公桌椅、電視、棋牌、圖書等配套設施,還成立了一支由電工、理發(fā)師、醫(yī)務人員及義工等組成的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定期在“聚餐日”開展活動。此外,志愿隊還不定期同德化憨鼠社區(qū)愛心小分隊開展送愛心、送溫暖入戶活動。
近年來,隨著愛心廚房知名度越來越大,德化縣民政局、赤水鎮(zhèn)當?shù)攸h委政府和志愿者們也大力支持,并將這種做法推廣到德化其他鄉(xiāng)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