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jīng)測量,這條蟒蛇長3.65米。
分析 蛇為冬眠覓食 白露前后易咬人
“夏初到秋末是蛇的活躍期,蛇在這期間要攝入足夠的營養(yǎng),以準備冬眠。”市林業(yè)局動管站工作人員表示,今年9月7日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白露。民間諺語“白露蛇,秋分蚊,惡過水牛公(公牛)”,就是提醒市民白露前后蛇特別兇狠。蛇喜歡在丘陵、草地等陰暗潮濕的地方出沒,市民外出時應(yīng)盡可能避開這些地方。
怎樣判斷蛇有沒有毒呢?專家表示,最簡單的方法是看蛇的表皮圖案的顏色,有毒的蛇表皮圖案一般比較鮮艷,頭比較尖,呈三角狀。無毒蛇咬人后留下的牙痕細小,呈八字形;人被毒蛇咬傷后,皮膚上常出現(xiàn)兩個又大又深的牙痕。
不慎被毒蛇咬傷如何緊急自救?泉州市中醫(yī)聯(lián)合院外科主任林榮民表示,應(yīng)減少運動,以減緩蛇毒擴散;隨后進行包扎,用指寬的繃帶(緊急狀況下毛巾、圍巾、藤條、茅草等均可)扎在傷口上方的近心端,繃帶不要扎得過緊,注意每15分鐘到20分鐘松開一到兩分鐘;扎好后,仔細查看傷口,若有毒牙,將其拔出,隨即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傷口(緊急情況下可用尿液),之后用小刀將咬傷處做小十字形切口,擠壓放出毒血,在條件允許下盡快涂上消毒藥水,敷上蛇藥,迅速轉(zhuǎn)移到醫(yī)院就診。不建議用口直接吸吮傷口。
提醒 蟒蛇屬保護動物 非法獵捕將獲刑
市林業(yè)局動管站工作人員提醒,蟒蛇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不可擅自獵捕。根據(jù)《野生動物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相關(guān)規(guī)定,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
同時,違反狩獵法規(guī),在禁獵區(qū)、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因此,如果捕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最高可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
民警提醒,若發(fā)現(xiàn)蟒蛇,不要擅自捕捉,更不能獵殺,而應(yīng)報警由森林公安來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