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水鬼” 不管是生是死 都要盡力撈起來
不僅救人撈尸體,還可以配合警方尋找水下作案兇器等物證

周天明講述救溺水者的經(jīng)過
“第一次潛水撈人已經(jīng)是40多年前的事了,潛下去真的什么都看不見。”76歲的周天明這兩年身體不太好,瘦了很多。在浮橋觀音寺一帶很多人都知道他,說他救過和撈過的人有五六十個。他潛水撈人完全是業(yè)余幫忙,什么設(shè)備都不帶,跳下水,潛下去,然后摸。
而自小生長在泉州大橋一帶水域的張國平,十幾年前和堂哥一起加入搜救隊,一直堅持至今。而他們的作業(yè)方式之一也是潛水搜尋。
有單干有合作 經(jīng)驗最重要
分為“赤身徒手”型和“兩人合作”型兩種
無設(shè)備“赤身徒手”型
潛水摸人靠經(jīng)驗 半世紀救人五六十起
“第一次潛下去救人時,我才30歲。”周天明瘦下來以后,長得頗有點游本昌版濟公的模樣,詼諧慈祥。對當年的記憶,他還很清晰,因為那個小男孩后來被救活了,作為他的鄰居一直活到60多歲。
當時周天明正在散步,走到霞洲碼頭時聽到一陣慌亂的叫喊聲:“有人溺水了!”他急忙跑過去,那人已經(jīng)沉下去了。得知落水的大致位置后,周天明二話不說跳了下去。
“跳下去后,真的什么都看不見,水是濁的。摸了十幾分鐘,感覺碰到了手臂,馬上就拖起來。”周天明回憶,當時潛了四五米深,每隔兩分鐘就要上來換一下氣。把人拖到岸邊后,他一手拇指塞住男孩的肛門,另一手將男孩扛在肩膀上,一路小跑了七八分鐘,將人送到就近的江南醫(yī)院。醫(yī)生的急救過程如何,周天明已經(jīng)不太記得,但他清楚記得,當時“小男孩一口氣上來,頓了四五下,然后就活了”。
這件事后來在浮橋一帶傳開了,周天明潛水和救人的本領(lǐng)也傳開了,后來將近半個世紀里,他陸續(xù)在附近水域救人或打撈尸體五六十起。
無論時代如何變化,別人的工具如何變化,他一直是只身徒手下水,他說:“不怕,是經(jīng)驗,是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