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憂
道路紅線內的石頭危房不能翻建怎么辦
后坑村村民洪某康見狀很是擔憂。他告訴記者,他今年64歲了,家中的石頭房位于龍英路旁,是1987年申建的。
“已經住了二十幾年。龍英路交通量大,卡車貨車多,大車經過時房子都有震感,靠近龍英路的兩個房間都沒法住人。去年‘莫蘭蒂’臺風時,就覺得很不安全。”洪某康說,臺風過后不久他就打算重新翻建,但是鎮(zhèn)里的工作人員來看過后,一開始表示危房可以翻建,但后來一查說在龍英路道路紅線范圍內,不能翻建。
“既然不能翻建,我們也沒有其他的地可以建,石頭危房是真危險,都不知道哪天會坍塌,貨車經過都心驚膽戰(zhàn),這又該怎么辦呢?”洪某康帶著記者來到他家,可以看到,房子有多處裂縫。三代同堂的洪某康希望能夠有一個方案解決“住房危機”。
記者了解到,后坑村位于龍英路道路紅線范圍內的石頭房有三四十座,涉及村民70多戶。龍英路兩側的石頭房集中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造,大部分都有20多年歷史。
部門
有制定相關舉措 群眾可視情況提出相應申請
昨日下午,記者就道路紅線內的危房問題及群眾的困惑采訪了晉江市住建局相關工作人員。
“針對這種情況,晉江制定了一些舉措。村民可以通過‘異地建設’的方式,也就是說村里劃定等面積的宅基地讓村民進行住宅建設,也可以通過‘置換’的方式,就近選取安置房來安置,或者將這部分紅線內無法翻建的住宅賣給政府,獲得一定的經濟補償。”晉江市住建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各個街鎮(zhèn)也會根據當?shù)鼐唧w的情況制定相應的舉措。”
就此,龍湖鎮(zhèn)相關負責人表示,道路紅線內的危房鎮(zhèn)里沒有審批權,只能動員群眾不要去住危房,相關群眾可以租房再根據政策給予補貼。群眾可以根據市里的相關政策,向鎮(zhèn)里提出相應的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