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紅十字會和媒體的見證下,小石的父母簽下器官捐獻書。
臺海網(wǎng)5月10日訊 據(jù)泉州晚報報道,重度顱腦損傷,撤除呼吸機和藥物支持,不出幾分鐘生命體征便會消失,對于在泉務(wù)工的26歲重慶小伙小石(化名)而言,他的生命將因幾天前的一場車禍戛然而止。簽下器官捐獻書可以挽救至少3個人的生命,對于小石的家人來說,這是小石生命的一種延續(xù)。昨日,在南安水頭一醫(yī)院,完成了一場感人的器官捐獻。
外出上網(wǎng) 小伙車禍身亡
昨日中午,記者在南安市水頭鎮(zhèn)海都醫(yī)院的重癥病房內(nèi)見到了小石的父母。這對離異長達10年之久的夫妻,因為孩子的身后事,重又身處同一屋檐下。張芳坐在小石靜靜躺著的病床前,雙眼凝視兒子,手不知所措地揪著衣角。
30多個小時沒合過眼的她早已哭干了淚水。她告訴記者,兒子跟隨自己一道來泉務(wù)工,在南安生活了近10年。5月7日晚上9點多,下班后她給兒子買了愛吃的菠蘿。吃過水果后,兒子告訴她要出去上一會兒網(wǎng)。然而,凌晨0點左右,她等來的卻是兒子和工友騎摩托車出了車禍的消息。家人火速趕往醫(yī)院,被告知小石已經(jīng)腦死亡。
艱難抉擇 家人捐出器官
當醫(yī)生告訴家屬救治的希望渺茫,家人是否希望小石以另一種方式活著——捐獻器官時,被厄運突襲的一家人一時間接受不了這個事實,也難以理解這種新生。幾經(jīng)思想斗爭,在捐與不捐的艱難抉擇下,全家人最終做出了捐獻器官的決定。
“孩子很聽話,來泉州快10年,再大的困難他都會和我一起挺過去,我相信兒子在天之靈會知道媽媽的心情。”病床前,張芳緩緩掏出手機,抖著手為親愛的兒子定格下人生最后一張照片。

張芳為兒子拍下最后一張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