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3月29日訊 據(jù)泉州晚報報道,“剛下公交車,一群人就圍了上來,聲稱20元就能幫忙帶入景區(qū)。”連日來,不少市民反映清源山景區(qū)的“帶路黨”扎堆景區(qū)大門附近攬客,聲稱走小路不用買票就能進入景區(qū)。有些“帶路黨”為了攬活不依不饒,擾了游客游玩的心情。
清源山景區(qū)“帶路黨”并非新鮮事物,不少到此游玩的游客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就此亂象,本報記者通過暗訪進行起底。俗話說,“邪門歪道”和“旁門左道”很少能有好“道”,亂象的背后還威脅著游客的人身和財產(chǎn)安全。
亂象 “帶路黨”扎堆相互幫腔
昨日9時30分,記者在清源山入口附近觀察發(fā)現(xiàn),車水馬龍的清源山景區(qū)門口的環(huán)島附近停著不少摩托車。“摩的”司機站在車旁,一看到背著旅行包的行人就上前追問。
記者往景區(qū)方向走了不到10米,一名身著棕色上衣、操著外地口音的“摩的”司機三步并作兩步追上來。“是不是要去清源山,現(xiàn)在門票一張70元,我?guī)銈冞M去都不用買門票。”見記者不理睬,他步步緊跟開始游說。見記者盤問價格,他立刻來了勁,“一人20元錢,送不進去不要錢。”
“真的能逃票進山?別把我們載到半路扔下不管。” 記者質疑。此時,旁邊候客的兩三名摩的司機也圍過來幫腔,并信誓旦旦地保證,一定能帶入景區(qū),并游覽景區(qū)內的所有景點。見記者仍然猶豫不決,他掏出一張廢舊門票,指著上面的地圖稱,只要上山,就能游遍景區(qū)內所有景點。
“能上山頂嗎?”記者問。“上山頂也可以,不過要加錢,一人要70元,不劃算。”他笑著說。經(jīng)過一番討價還價,記者最終以兩人共35元的價格,搭乘車牌為閩C5103D的“摩的”上山。
自曝 對上山小路了如指掌
“在這里載客很久了,對這一帶很熟。哪里有小路能上山,我們都知道。” 司機說,早年他在附近工廠打工,后來跟著老鄉(xiāng)一起開“摩的”載客賺錢。久而久之,他漸漸摸清了附近村莊的地形,知道載著游客走小路逃票上山的“生財之道”。
記者詢問,是否能直接上到天湖?他表示,有很多條小路能上山,不過一般不建議游客直接到天湖,因為只要走20多分鐘的山路就能到山頂。如果有游客要直接到山頂,就要走華僑大學后面的一條路,不過要價100多元,游客多數(shù)不會同意。
他說,“摩的”司機本地、外地的都有。一遇到有人從公交車上下來,他們會上前搭訕,詢問是否要上山。一旦知道對方要上山,他們就會游說對方通過小路逃票。“門票很貴,大多數(shù)人都會心動。”他得意地說,他們拉客也有先來后到,有人先與游客搭上話,其他人就不會上前談價,這就像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
記者表示,清源山是5A級景區(qū),還可以如此輕松的逃票嗎?“哪里有監(jiān)控,哪里有執(zhí)法人員,我們都很清楚,不會被抓到。”男子說。
體驗 偏僻處下車周邊有墓地
體驗時,記者發(fā)現(xiàn),“摩的”司機的行走線路很隱蔽。他先是沿泉山路往南行駛一段,左拐駛入一個村莊,一路得意揚揚說道“我從這里走,保安不會懷疑,以為我拉著你們去看西湖了。”男子稱,此處是后茂社區(qū),緊挨著清源山景區(qū),有很多小路可以到景區(qū)。
在村子里七拐八拐后,男子在一處村道盡頭停下,表示從房屋的左側石階上去就能進入景區(qū)。記者提出疑問,不肯付錢。他將車停在一旁,帶著記者往石階上走,走了20米來到前方的北山公路路口。男子指著前方寫有“龜山巖”石頭旁的山路,稱從此處可以上山。
記者再次提出質疑,他只好繼續(xù)帶路,嘴里念叨著:“這里有攝像頭,我們一般不再帶。你這幾十塊真不好賺,都帶到這里了。”其間,他掏出門票指著上面的景區(qū)示意圖,講解這條路沒有岔路口,路很好走。
在山上僻靜處,男子收了錢就匆匆下山。記者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周邊有不少墓地,山路盡頭又不知是何方,如果單獨被帶到這里,不僅容易迷路,還存在安全隱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