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2月25日訊 據(jù)泉州晚報報道,一所學校兩個年級兩個班6個學生,他是“校長”,是老師,也是保姆;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學生,他仍堅守深山小學,36年來無怨無悔;妻兒遭遇變故倒下,他一邊盡心陪護,一邊仍心心念念著三尺講臺。他就是安溪縣桃舟鄉(xiāng)鄉(xiāng)村教師肖振燦。
“有什么比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更快樂的呢?”說起教學經(jīng)歷,他一臉幸福。然而,一頭蒼白的頭發(fā)和臉上溝壑般的皺紋,依然藏不住他人生的曲折。
一所學校 兩個老師六學生
“起立,老師好!”昨日是桃舟中心學校下格教學點開學的日子,在二年級的教室里,3個學生見到肖振燦時都露出了笑容。雖然這學期兩個年級只有6個學生,但他依然認真地備好了課。生動的課堂,讓空曠的教室感覺很溫馨。
今年56歲的肖振燦,是安溪縣桃舟中心學校下格教學點現(xiàn)有兩名教師中的一個。當天一早,他給患病的妻兒備好早飯后,騎著摩托車出發(fā)了。從桃舟村到海拔800多米的教學點,騎摩托車需要40多分鐘。不過,這對于他來說已經(jīng)是輕車熟路了,這條路,他已經(jīng)記不清來回多少趟了。
一份執(zhí)著 扎根深山36載
1980年,自考師范學校畢業(yè)后,肖振燦分配回桃舟鄉(xiāng),在達新村小學擔任代課老師,一待就是17年。“大家都想出去,但總需要人留下來。這是我的家鄉(xiāng),我不留誰留。”肖振燦說,當時就是因為自己喜歡教師這個崗位才堅持了下來。
1996年,他被調(diào)回桃舟中心校區(qū)并轉(zhuǎn)成正式編制的教師。因為教學成績突出,2000年,他又被分到海拔近千米的康隨小學擔任教導(dǎo)員。
2006年,他從一座大山又被調(diào)到了另一座大山上的下格小學,并擔任校長。由于村里人陸續(xù)往外遷,生源慢慢減少,老師也跟著往外調(diào)。到了2010年,下格小學變成了教學點,作為“校長”,肖振燦依然選擇留守。如今,學校只剩下一二年級兩個班6個學生,孩子年齡小,均是留守兒童,肖振燦既當老師,又當保姆。下雨、霜凍天,他把學生一個個送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