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四不像”是什么?泉州師院化學(xué)與生命科學(xué)學(xué)院院長戴聰杰介紹,它叫蜂鳥鷹蛾,屬于天蛾科,是在福建比較少見的一種蛾,連師院的生物標(biāo)本館也沒有它的標(biāo)本。因?yàn)榉澍B在我國沒有分布,因此,蜂鳥鷹蛾常被普通市民誤認(rèn)為是蜂鳥。
海都記者在新南水庫邊看到蜂鳥鷹蛾時,它正在花邊采蜜。它翅膀的振動頻率非常快,時而在花間疾馳,時而像直升機(jī)一樣懸停在花前,把長長的喙管伸到花朵中間;在同一朵花上停留時間不超過5秒鐘,然后,“嗡”的一聲,便飛到另一朵花上,速度非??臁7澍B鷹蛾的身體像黃蜂,翅膀則像蝴蝶,頭上還有兩根尖端膨大的觸角,身體和翅膀上暗灰褐色和橙黃色相間,腹部粗壯,飛翔速度快。海都記者一旦往前走一步或發(fā)出聲音,它便“嗡”的一聲離開,反應(yīng)十分靈敏。
戴聰杰說,蜂鳥多分布在美洲,且多為南美熱帶雨林中,在亞洲沒有分布。而蜂鳥鷹蛾則是一種天蛾科昆蟲,在白天行動,是常在夜晚出沒的蛾中的一種“異類”。它的天敵是鳥類,在幼蟲期易被白天捕食的鳥兒吃掉。蜂鳥鷹蛾可在花叢中快速振動翅膀,每秒可達(dá)25到30次,蟲體翅展50毫米左右,是蝶類的“近親”。但與蝶不同的是,蜂鳥鷹蛾腹部粗壯,飛翔速度快,有結(jié)繭習(xí)性;與蜂不同的是,它采花不攜粉,采蜜不釀蜜,能原地懸空取食,盤旋飛翔時既能前進(jìn)也能后退。
海都記者查閱新聞報(bào)道發(fā)現(xiàn),曾有人在江蘇常州和蘇州、湖南常德、廣東廣州、寧夏固原、河北廊坊、湖北武漢等地拍攝到蜂鳥鷹蛾。對此,戴聰杰說,蜂鳥鷹蛾主要分布在亞洲、南歐、北非和北美等地,我國華北地區(qū)等地也會出現(xiàn)。若其出現(xiàn),說明當(dāng)?shù)丨h(huán)境好,大量種植花卉,為其生存提供了有利條件。
□延伸閱讀
哪些動物的外形也跟多種動物很像
狓(pī):狓是長頸鹿的近親,但沒有長頸鹿那樣的長脖子。由于其身體后部有黑白相間的條紋,它們看上去像是斑馬。這種動物非常膽小,且只分布在剛果(金)的熱帶雨林中。

狓












